地理課是中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我國將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定位為:通過初中地理課程的學習,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所以,地理課對于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好地理很有必要。
一、善于預習
預習是為聽課打基礎,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學生感知教材的第一步。初中地理課程的預習,主要針對政區圖、地形圖、等值線圖、數據統計圖、景觀圖及地理示意圖等相關知識的閱讀和思考。預習要帶有目標性,要根據課文內容和所花時間而定,如果預習時間較緊,不一定對所有的知識深入理解,可以先做一般了解,等到上課時再認真聽老師講解,否則盲目性地預習,會欲速則不達。地理課的預習,必須注意對課本正文的加深理解,學會邊閱讀邊用筆畫一畫、圈一圈、寫一寫,做上標記,知道哪些內容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未懂,從而增強聽課的針對性。
二、善于聽課
聽課的關鍵在于會聽,目的在于聽懂,一個學生不會聽課,直接影響到知識的掌握和能力形成的效果,要提高聽課效率,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學會抓住老師講課的聲音特征
一般老師在強調重點內容時,都提高音調或放慢說話節奏,或加重關鍵詞的讀音等以示重點,其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抓住重點知識。
2.學會帶著問題來聽課
聽課時應注意聽老師的講解與自己的理解是否一致,自己不懂的地方,聽后還有疑問,應及時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請教老師。聽課時還要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之中,大膽回答問題,培養自己的勇氣,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這樣可避免上課“走神”。
3.筆記不可少
提起做筆記,不少同學認為,做筆記就是課堂記錄,要把老師講課內容或黑板上的板書全部記下來,這是錯誤的。對不同的知識層次,應采用不同的記錄方式,可用提綱式記錄,也可在課文上劃一劃,或課本邊注一注,表示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也可根據需要適當摘錄某些必要的板書。做筆記的目的在于防止知識的遺忘,便于今后學習,過多的筆記會分散聽課的注意力,造成顧此失彼,適得其反。
三、善于思考
長期以來,一提起思考問題,就是學生按照老師課案的提問,進行分析和解答,習慣地把思考問題與回答問題聯系在一起,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學生的學習方式應發生根本變化,所學知識不再停留在課堂和課本的理論上,而應探究性學習,主動參與,理論聯系實際,讓知識生活化。新教材加大了“活動”的力度,比如一些圖畫、對話、照片、圖表、數據的出現,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間。正如前人所說:“知識不是靠記憶,而是要靠思考?!贝嗽捳f得好,不會思考的學生不可能成為優秀學生。
四、善于復習
復習是整個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它不僅能使自己發現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以便查漏補缺,更主要的是站到高處,掃描整個知識網絡,對熟悉的內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全面,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復習要注重知識的點面結合,分清主次,識別輕重,把相關、相似、相通的知識點橫向比較,對知識板塊作縱深探求,學會構建重點知識框架,將有關知識綜合歸類,形成一個系統的復習體系。
學生只要善于抓住這四個環節,在學習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找出最適合自己學習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地理成績是指日可待的。
?。ㄗ髡邌挝?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