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和實際運用中,閱讀一直是影響英語水平提高的瓶頸,因而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就成為擺在人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析如何加強英語語感閱讀的培養,提出了改進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提高;閱讀能力;注重;語感培養
語感的培養對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不少英語學習者對所讀過或者所學過的文章分析、理解得清清楚楚,但當拿到一篇沒讀過的文章馬上就會感到束手無策,原因在于他們的英語學習是呆板僵化的,英語閱讀能力并不會因為對幾篇文章的掌握而得到實質性的提高,他們也還沒有真正建立起“語感”。因此,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就不能拘泥于教科書,而需要增加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加強語感的培養。閱讀的主要目的在于語言的“潛移默化”,在于獲得語感。閱讀需要“量”,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是難以學好英語的。歸根結底,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讀”出來的英語是地道的、自然的。一般說來,英語學得好的人都讀過相當數量的書,因為讀者依據的是“語感”。只有這樣,英語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質”的飛躍 [1]。那么,在教學中該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以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呢?
一、以朗讀背誦為契機,提高學生語感閱讀技能
朗讀是一種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通過朗讀可以培養語感,還可以確定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只有多讀多背才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語言學習中獲得規律,循序漸進地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讓學生反復帶有表情地進行朗讀,使他們體會在某種特定的語境中所具有的語感,達到語感教學的潛移默化的功效。同時,學生的朗讀對教師同樣也有幫助,因為它能為教師提供一個評估學生閱讀技能的機會,得到一些最有價值的信息:判斷學生對聲音—符號關系的知識及句法結構知識的掌握程度,確定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了解學生閱讀書面材料時的認知加工過程等。朗讀除向教師提供評估學生閱讀技能的信息外,還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專心。通過一段時間的朗讀練習,學生的閱讀水平越來越高,可以拿來作為模仿的樣板也就越多,而且可以從比較廣泛的實踐中經過思考和選擇寫出合乎規范的英文,英語口語水平也會大大長進。背誦對于缺乏自然英語環境的我國學生是不可缺少的,對于一些優秀的語篇和會話,利用青少年記憶力和模仿力強的特點練習背誦,將這些東西真正消化成自己的東西,就會形成敏銳的感覺。因此通過朗讀、背誦,文章的語感脈絡、作者的情感意趣、語言的節奏韻律,就會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強化學生的閱讀技能。
二、以精讀、泛讀為基礎,實現學生語感閱讀雙贏
我國有句古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又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種語文學習行之有效的傳統方法,同樣也適用于英語學習。大量的閱讀有助于培養語感。只有通過讀,你才能夠獲得最大的語言輸入,才能享受到學習外語的甜頭。許多人都有同感,學英語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大量的閱讀[2]。如聽、說、寫有精泛之分,閱讀也有精泛之分。“精”的閱讀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迅速地掌握語言規律,提高他們的語言實踐能力。多讀精品,把它們弄懂背熟,真正消化成為自己的精神營養,這樣就會培養出敏銳的語感。在精讀課本材料的同時,教師要給學生補充一定量的課外泛讀材料,因為“泛”的閱讀有助于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規律,可以增加學生對未知語言規律的感性認識,為以后語言規律的學習和掌握奠定基礎。
在“泛”的語言實踐中,學生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要通過“泛”與“精”相結合的實踐讓學生去發現和認識錯誤,逐漸改正錯誤,以達到掌握語言的目的。當然,“泛”不等于“濫”,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和幫助,讓“泛”的實踐盡量在學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圍之內。可利用對文章或段落中心和大意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這樣學生在閱讀時便有一種目的性。例如Unit 6 Money可提問:Do you think money can buy happiness?If you are a millionaire,How would you spend you money?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時,教師應該及時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對于學生中出現的具有典型性的錯誤應該采取個別輔導與集體輔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及時的分析,引導和糾正 [3]。
三、以學法教法為紐帶,加強學生語感閱讀培養
“教師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了獨立學習的方法,才能達到教師不教的目的。如學生的泛讀應運用默讀的方法,在泛讀時要兼顧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精讀可采用先默讀、后朗讀和背誦的方法。同時,了解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的學法指導相當重要。由于母語和英語差別大,初學時,學生會有意無意地使用不好學習方法,比如:由于沒有考慮到中西文化的差異而出現貌似正確實則錯誤的表達。在人際交往中,中國人和說英語國家有著很大的差異。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是謙虛謹慎,對別人的恭維和夸獎應是推辭。如:A:“您的英語講得真好。”B:“哪里,哪里,一點也不行。”A:“菜做得很好吃。”B:“過獎,過獎,做得不好,請原諒。”但西方人從來不過分謙虛,對贊揚一般表示謝意,表現出一種自強自信的信念。上面意義的表達為:A:“You can speak very good
English.”B:“Thank you.”A:“It’s a wonderful dish!”B:“I am glad you like it.”所以,要告訴學生當說英語的人稱贊你時,千萬不要回答:“No, I don’t think so.”這種回答在西方人看來是不禮貌的,甚至是虛偽的。所以,不了解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勢必會產生歧義,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從一開始就要善于發現學生不良的學習方法,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不僅學法指導重要,教師的教法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也相當重要。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呈現多角色轉換以保障學生的語感閱讀能力能順利、有效地提高。在閱讀活動的各個環節上,教師需擔當一系列重要的角色。閱讀前,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之具有讀的愿望。同時還應幫助學生掃除部分理解障礙——生詞,使之在閱讀前具有必要的語言基礎,做好導入者的角色。在學生閱讀時,教師要給學生設置一定的閱讀任務:選擇標題,回答問題,找主題句等,使學生帶著任務并采用相應的方式去閱讀。而學生自主閱讀后,教師應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文章的語言點和文化知識點,可采用部分講解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教師要允許學生說出教師預想以外的答案,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保護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的創新思維。
總之,學生英語語感的形成與優化,閱讀能力的提高與躍進絕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就能實現的,它不僅需要長期的積累,還需要課內課外多聽、多讀、多說、多實踐。如果英語教學只是守住一本課本、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那將猶如單腿走路,進步快不了。所以,教師應當以課本為基地,引導學生由此及彼去跋涉課本之外的萬水千山,要盡量創造各種條件,創造各種機會,為學生良好語感的形成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楊竹.解析成功英語閱讀策略.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2).
[2]張賢珠.學好英語從培養語感開始.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5).
[3]邱愛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中外教育研究,2009(4).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