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明確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道德水準,陶冶高尚的情操,促進智力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有力手段”。作為學校應如何開展藝術教育?開展藝術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又是什么呢?
一、領導要明確藝術教育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通過學情調查,我們發現課程太多,作業太重,書包太沉是中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普遍問題。為此,他們吃不好、睡不好,生活枯燥,情緒煩悶。學生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生活本是七彩陽光,年輕哪能不放聲歌唱”。可見,開展藝術教育,對青少年來說,已是久旱甘霖。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曾說:“形象思維能培養人的想象力和Qa0uBilOe0siI2QZI3TDJCxFBD5Ry5eDoGkNYTf7m20=創造力。”只有順應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需要,把藝術教育搞上去,我們才能把歌聲、笑聲重新帶進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開創學校工作生氣蓬勃的新局面。
二、注重學校課程的教學
一方面我們按照國家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開足并排好
課時課。把學校的課程設置分為三種類型:(1)必修課。比如音樂、美術、信息、寫字、勞技等課。(2)選修課。通過課外藝術興趣班的形式,按照學生的興趣,采取自愿報名的形式和學校選拔的方式,將學生分到12個不同專業不同形式的15個藝術興趣班。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掌握藝術表現和藝術創作的手段和技能。(3)藝術教育課。各班主任結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及本班學生的特點加特長,為激發學生興趣專門進行地方特色藝術鑒賞等的教育,使學生具備發現、欣賞和評價藝術作品的能力,同時共同創設體現班級特色的藝術展覽。另一方面,要加強藝術課教材的使用、開發和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藝術教育的管理與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藝術教育管理機構,不斷提高學校藝術教育的管理水平,確保學校藝術教育政策、法規的落實,加大了對學校藝術教育經費的投入和器材配備,保證了學校藝術教育快速、健康發展。
四、加強培訓,建設一支既能基本滿足學校藝術教育需要,又具有實施素質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師隊伍
五、結合學科特點整合藝術教育
這個整合就是把藝術教育完美地融合在學科教育之中,實現藝術教育與學科教育的相互滲透、互相促進,實現學科成績與藝術修養的雙豐收。通過“整合”突破傳統教育的模式,把學科教育藝術化、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教育思想多元化,以此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校外藝術活動
課外、校外藝術活動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舉辦多種藝術節、科技節、紀念日、主題班會、有地方特色的一系列的藝術教育活動,使得學生在藝術教育的潛移默化中,辨別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得以增強。
七、積極開展藝術教育科研活動
科學研究與國際交流是不斷提高藝術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目前學校藝術教育中急需加強的薄弱環節。學校對藝術教育的科研工作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在藝術教育科研中應抓住學校藝術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重視理論研究的同時,更要在應用研究上下工夫,并尋求開展藝術教育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智力水平的提高之間的內在聯系。
(作者單位 陜西省志丹縣市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