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2010年中國健身小姐比賽各組別前八名運動員(30人)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對健身小姐表現力的概念、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總結了表現力的有效訓練方法,為提高健身小姐表現力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健身小姐;表現力;影響因素;培養方法
健身小姐比賽隨著我國健美比賽的開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健身小姐比賽中,形體是整個比賽過程中分值比重最大、最關鍵的環節。除了擁有比例勻稱、肌肉飽滿、線條清晰的形體之外,舞臺表現力也至關重要,優秀的形體只有通過良好的表現力,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從而感染裁判和觀眾,取得優異成績。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2010年我國健身小姐比賽中,各組別進入前八名的運動員(30人)為研究對象。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專家訪談法。對參加2010年我國健身小姐比賽的教練員、運動員發放問卷40份(教練員問卷10份,運動員問卷30份),回收問卷38份,有效問卷38份,回收率95%,有效率100%。
2.結果分析
2.1表現力的概念
表現力泛指一種表達情感、情緒的能力。健身小姐比賽中的表現力,是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用以吸引、感染觀眾和裁判的一種競技能力,這種競技能力包括運動員的身體、心理、智能、技術水平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通過把動作和音樂的內涵轉化為自身內在的情感,借助于身體姿態、技術動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態持續地表達出來,是內在精神氣質和外在動作表現的完美統一。
2.2表現力的影響因素
2.2.1運動員因素
運動員的自身因素包括運動員的專項技術水平、心理、智力因素、對于音樂的感受能力、面部表情的傳達能力、對動作的理解能力、比賽經驗等。調查顯示,專項技術水平、心理因素和面部表情的傳達能力的認同比例分別為92.1%、84.2%、78.9%,位居前3位,被認為是影響健身小姐表現力最關鍵的因素;其次是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對動作的理解能力,分別占60.5%和50%,是影響表現力的重要因素;智力因素、比賽經驗的認同比例相對偏低,屬一般因素。
2.2.2教練員因素
調查顯示,教練員自身藝術修養因素的認同率最高占43%,其次為教學訓練方法占32%,對運動員特點把握和創新能力分別為16%、9%。
2.2.3環境因素
競爭對手的人數、實力、狀態,都給運動員造成一定心理壓力,另外,裁判員的表情、動作,觀眾的反應,也會給運動員心理暗示,進而影響其賽場表現。
2.3表現力的培養方法
關于表現力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種,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教練員和運動員認為專項技術訓練法、表情法、模仿法行之有效,是不可忽視的訓練方法。
2.3.1專項技術訓練法
健身小姐技術動作訓練,分為抗阻力訓練和動作展示訓練。抗阻力訓練是為了獲得符合比賽審美要求的形體,是影響賽場表現力,以及比賽成績的關鍵。動作展示訓練是培養運動員如何把完美的形體以不同的姿態呈現給裁判,是形體訓練成果的直接表現。
對健身小姐表現力最有影響的是力量、柔韌及協調等基本素質。力量素質直接體現了肌肉的力量,飽滿、結實的肌肉必然充滿力量,并且力量素質影響肌肉爆發力,從而決定了完成動作的爆發力。良好的柔韌素質能夠增加動作的幅度,使動作更加舒展、優美,是提高動作質量的保證。協調指人體各部位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相互配合,有效地完成動作的能力,可進行一些有特點的組合練習。
舞蹈訓練對于提高運動員表現力有很大幫助,通過舞蹈動作中的基本站立、走步、跳步、平衡、轉體、波浪及芭蕾舞、古典舞、現代舞的練習,可以訓練運動員優美的形體,加強各部位的協調性,關節肌肉韌帶的柔韌性與靈活性,培養運動員的節奏感、韻律感,提高音樂感受能力、對動作的理解能力和肌肉運動感覺能力。
2.3.2表情法
表情法,即有意識地改變自己面部表情的方法。通過對于自身面部表情的訓練,可以有意識地控制面部表情變化,即使在緊張狀態下也能控制面部肌肉,展現出燦爛的微笑。在平常對著鏡子做出各種不同的表情,鍛煉和控制自己臉部的肌肉,同時感受哪一種表情是最吸引觀眾,最能打動裁判的,并進行反復訓練。
2.3.3模仿法
常采用的模仿訓練方法有模擬訓練和情景模擬兩種。模擬訓練是使用接近比賽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戰練習,以提高運動員對比賽的適應能力的心理訓練方法。情景模擬是任意指定一個場景,讓運動員運用肢體語言進行相應的表演。
3.結論
影響健身小姐表現力的諸多因素中,專項技術水平、心理因素、面部表情的傳達能力及教練員自身的藝術修養最為重要。專項技術訓練法、表情法、模仿法則是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表現力訓練方法。
目前對于健身小姐表現力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上。今后應著重研究表現力的量測方法,并設計一定的評價指標,使之上升到理性階段。
參考文獻:
[1]劉青戈.現代舞蹈的身體語言[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160.
[2]田里,相建華.對我國健身小姐體型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1(3).
[3]寧振耀.對影響優秀健美操運動員表現力因素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8(9).
[4]姚俠文.難美技能類體育項目技術創新理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7).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