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最基礎的化學知識,也是化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認識物質屬性極其規律的起點。也許有人會說,新課程強調教學方式的轉變,提倡對學生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實踐能力等素質的培養,并不重視雙基礎教學。其實,這是對素質教學的誤解。因此,化學概念教學是任何時候都應該重視的。本文就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如何做好初中化學概念教學進行闡述,僅供大家參考。
一、認識化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學生學好化學概念,對他們以后進行化學原理、實驗、計算等方面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在教學中忽視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那么,讓學生真正學好化學是很難的。在新課程教學中,很多老師能在課堂教學中,廣泛地開展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活動,但重視概念教學的確實不多。難道新課程教學真的不需要重視化學概念教學了嗎?
二、做好化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1.加強直觀教學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原因,他們的思維主要以直觀為主。因此,在進行化學概念教學時,要盡量利用直觀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結構,它們是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想象不出來的。這時候,老師可以用模型來幫助學生認識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的結構,從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2.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本質
在具體教學中,老師要對某些化學概念進行剖析,才能幫助學生透徹的理解。尤其,要幫助學生領會其本質意義。比如,催化劑這個概念,一定要讓學生理解其中“改變”的含義,它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減慢;“不變”的含義是指質量與化學性質,很多學生將“改變”理解為只有加快,講“化學性質”被誤認為是性質。事實上,物質的性質包括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因此,概念中的化學性質不能隨便地理解為性質。又如,氧化反應概念中的氧,很多學生錯誤地理解為氧氣,事實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氣,它還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3.利用對比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
化學中有很多概念具有對立性,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對比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概念的含義,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純凈物與混合物、單質與化合物等等,在教學中加強對比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它們。
4.利用實驗幫助學生建立化學概念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教學中無任怎樣重視實驗都不過分。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同樣要重視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比如,飽和溶液與未飽和溶液,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親手配制,這樣能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其含義。同樣,溶解度、質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實驗讓學生建立概念。否則,老師空洞的講解,只能使學生聽得枯燥。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