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課實施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和素質為核心,以追求學生個性發展并適應社會和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為目的,面向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努力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措施。本文要闡述的是我長期實施素質教育的“四大法寶”,在此提出,謹向廣大同行們請教。
一、牢牢樹立一種觀念:知識、能力、覺悟是有機的統一
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覺悟,是思想政治課的三大任務。其中,傳授知識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關鍵,提高覺悟是目的,三者相輔相成,是有機的統一,構成一個整體。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所在,理論聯系實際是達到知識、能力、覺悟“三位一體”的根本方法,它應該貫穿于思想政治教學的全過程,指導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同時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說明實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和覺悟水平,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緊緊抓住一個核心:以學生為主體,育人為本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是貫徹素質教育的最關鍵環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他們的“內化”素質,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在教學中貫穿啟發式教學,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養成從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觀察、判斷、思考的習慣。堅持育人為本,重視個性,促進全面發展。
三、始終堅持一種做法:課堂教學中寓理于例,以例說理,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學習動機的主要心理因素,學生有了興趣,樂于學習,才會有勤奮努力,才會有樂此不疲的銳意進取精神。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寓理于例,以例說理”是我在教學中常用到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結合實際事例,由事入理,以事說理,能使思想政治課中枯燥的內容趣味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從而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四、不斷完善一種模式:實行開放式教學,造就開拓型人才
現代社會要求我們培養出知識、能力、覺悟三者有機統一的高素質人才,“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課堂的知識教學要與課外的實踐活動結合進行”“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社會服務”。因此,教師必須制訂計劃,確定內容,落實措施,把課外活動落到實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素質,并且要做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保護人。
以上僅是本人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幾點理性思考,但也同時表明,素質教育大有可為。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范縣中小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