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不斷深入,作為這一建設大家庭中的一員,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在經歷校園網建設、數字化資源建設之后,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必將成為所有師生用戶的良師益友,必將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其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中小學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
數字圖書館自20世紀80年代末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后,隨即向全球迅速發展,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對它的研究目前正處于不斷發展和深化之中。2000年4月,由21個部委單位參加的“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建設聯席會議”在國家圖書館召開,從而拉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序幕。對于數字圖書館的概念,理論界的說法很多,其中一種普遍性的觀念認為:數字圖書館并非一個實體機構,而是體現著一種新的基礎設施和知識環境,是網絡信息資源的新型模式。它是以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為基礎,將有價值的文本、聲音和圖像等多媒體信息資源數字化,在實施知識信息增值加工后,存儲于分布式海量資源庫群中,并以智能檢索技術為手段,以電子商務為管理方式,通過廣域高速網絡向全世界的用戶提供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信息資源數字化,即應具有一定規模的數字化信息資源;
(2)信息傳遞網絡化,即數字信息資源的網絡化存取及信息資源的組織方式為網狀結構;
(3)信息利用共享化,即對館藏的利用將不受時空限制;
(4)信息提供的智能化,即具有智能化、多媒體的基于全文的信息檢索技術和強大的信息和知識的收集、傳播和發布功能。
其信息系統所具有的檢索方便、快捷以及查閱的無限量性和準確性是以印刷為載體和以手工勞動為主要特點的傳統圖書館系統所無法比擬的。
截至2002年底,隨著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建起了校園網。在硬件和軟件的基礎建設完畢以后,以數字圖書館為代表的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便成了中小學“數字化校園”、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首要任務。據一項對全國6000多所學校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學校認為有必要建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
2003年,教育部正式頒布了《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中明確指出“中小學圖書館(室)的現代化是中小學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各地要將中小學圖書館(室)的信息化建設作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加強數字圖書館和圖書資源中心的建設。”該規程的實施必將更進一步地推動了國內中小學領域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發展進程。
國內教育領域的專家認為,從2003開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將會成為教育信息化新的熱點,并將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小學未來的“信息資源中心”和“知識中心”。
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基礎教育的信息服務機構,有著自身的服務群體和知識層次特點。那么,作為中小學圖書館的管理和工作人員,在建設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時候,更多的應該考慮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至少應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整合學校電教組和圖書館的關系,建設好學校電子閱覽室以及校園網上圖書館的信息資源
目前除上海等少數地區外,一般中小學校有關多媒體及校園網的建設和圖書館的日常工作,都是分立為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彼此間很少有協作和協調。隨著信息網絡化的不斷發展,這兩個部門發展趨勢應建立統一的信息資源中心。尤其是在建設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初級階段,更需要這兩個部門加強合作。
1.加強電子閱覽室的建設以及對電子圖書、多媒體視頻等非紙質信息資源的采集、整理工作
隨著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和網絡電子出版物的大量出現,中小學圖書館應加強電子閱覽室的建設,收藏不上網的數字化資源,向師生提供電子化的閱覽服務,尤其在中小學學生研究性學習不斷深入開展的今天,視頻等多媒體電子閱覽的提供,更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研究課題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再僅僅是單調語言文字的說教。以前的操作是電教組和圖書館都對電子出版物有獨立的采購權,現在應趨于統一管理,避免資源重復建設。
2.在校園網上建立中小學自身的圖書館網頁
據了解,現在南京多數實現計算機管理的中小學的圖書館操作系統都只是校園網內的另一局域網,如何使現有的圖書館資源,如借閱信息、館藏情況、推薦書目等內容,在任何能上互聯網地方的本單位用戶都能隨意檢索查詢清楚,需要圖書館與電教組之間的相互配合,建設好校園網上的圖書館網頁。畢竟現在中小學圖書館還缺乏應用計算機的專業人才。
3.將館藏部分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數字化
每個中小學圖書館都會有一定特色的館藏,如何讓更多的用戶同時使用或實現校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將來主要的途徑就是將它們數字化后放在學校的圖書館網頁上。現在南京一般有條件的中小學圖書館都配備了掃描儀等設備,加上電教組相關的電子設備,再裝載有關的漢字圖形等識別軟件,是可以有條件、分階段的開展有關館內部分館藏數字化的工作的。
二、整合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的觀念,建設好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平臺系統和數字圖書館資源庫
數字圖書館運用的現代電腦網絡通訊技術所實現的仍然是傳統圖書館所應具備的“藏以所用”的目的,它應該體現一種新的、更高層次上的服務模式,為了能夠在一個圖書館網頁下檢索到所有實體和虛擬館藏資源,在建立了中小學圖書館自身網頁的同時,其頁面下應建立一個“數字圖書館”項的鏈接,它所指向的就是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平臺系統,而不是將其再建立成一個獨立的網頁。
一般情況,這種平臺系統可以通過學校購買或者與軟件公司合作開發來完成。目前,就了解情況而言,北京的方正公司的 Apabi數字圖書系統、北京泰德時代集團的中文在線及南京共創公司任我游系列中的數字圖書館,都是有針對性的面向中小學校開發出來的平臺軟件。其所倡導的持續服務體系和產品持續更新升級、平臺使用培訓等服務及界面的簡單易操作性,可以作為中小學圖書館在購買或合作開發平臺軟件時的一個參考。
中小學圖書館資源庫的建設,這應該是目前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最重要的內容,在購買和使用數字資源庫時,我們應該注意下面三方面的內容。
1.內容要新
內容應有針對性,適合師生對基礎教育各方面的需求。在基礎教育正值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實戰性實施階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等都需要最新的教育教學圖書作為參考,數字化圖書館資源傳播迅速,理應在時效性方面更快一步,滿足師生的學習、研究、閱讀等需求。
2.質量要高
一般來源于網絡的數字化資源,其格式基本上是文字和圖形兩種,考慮到以后資源共享、跨庫查詢及適應全文檢索的需要,數字化資源庫應采用OEB國際技術標準的矢量圖書,作為從事與著作權有關學校圖書館管理的工作人員,還應強化數字版權方面的法律意識,在選購時注意其是否申明資源庫內所包含的數字圖書有合法的數字版權。
3.持續更新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不是一次性的服務購買,其必須及時實現最新圖書的定期更新補充,更新是資源建設的延續工程,是資源的“服務”和再建設。只有保證了資源的持續更新,才能確保資源的及時性,才能最充分地發揮數字圖書館在教學中的引導和輔助作用,才能使數字圖書館始終成為學校師生的閱讀樂園。有些中小學數字圖書館開發公司一開始就采取了與國內許多家出版單位簽約合作開發ebook等措施,保證數字圖書館資源庫提供的常增常新。
三、整合各中小學圖書館的網絡建設,實現中小學圖書館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這應該是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發展的高級階段,把所有中小學的圖書館聯結成一體,成為一個完全共享資源的數字圖書館網絡體系。實行分布式管理,在整個網絡上,采用統一的數據標準和通信協議,把所有中小學的數字資源形成一個“大而全”的整體系統,為基礎教育提供全面良好的資源服務。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網絡的建立,有賴于目前各自獨立存在和運行的每一個中小學圖書館數字化建設。
2000年11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在中小學實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其目標是用5~10年時間,使全國90%左右的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育資源,提高所有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使全體教師在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實施素質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繼續教育。
十多年來,“校校通”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伴隨著新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的實施,已經為中小學圖書館勾勒出一幅嶄新的輪廓。有國家館、高校館、公共館探索建設中留下的寶貴經驗,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整體規劃協調,有我們廣大中小學圖書館工作者的辛勤和智慧,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必將成為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董焱.21世紀圖書館的主體形態:數字圖書館.圖書館雜志,2000(2).
[2]李業龍.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探討.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0(6).
[3]焦峰.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與演變.8版.中國教育報,2003(7).
[4]陳能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李培.數字圖書館原理及應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