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是一門培養學生思想情感的課程,在教學中就更應注重情感教育的實施。情感教育是從情感的積極方面出發,通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情感的雙向交流,幫助學生在認識的同時產生積極的思想體驗,以促使其主觀心態發生預期的變化,實現認識、情感、感知、行為相統一的目標,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那么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實施情感教育應該做到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1.師生情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
據調查:學生喜不喜歡某老師上課的一個重要原因取決于教師是否和藹可親,平時是否喜歡他們。這就告訴我們建立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促使師生相互理解、信任,“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2.良好的情感對教學效果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教師的友善熱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提高教學效率;反之,教師刁難或諷刺學生,將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其學習的主動性會逐漸消失。
二、在教學中注意情感教育
1.增加趣味性,盡量做到以情動人,在“活”字上下工夫
教學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情緒。同時,除了課本上的實例外,補充一些同學感興趣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講清道理,使學生感覺學習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課堂“活”起來,師生之間的感情就容易溝通,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就能增強,從而促進教學的進行。
2.寓教于樂,在“樂”字上下工夫
配合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從而促進教學。組織同學認真參加學校的每項活動,還可以組織社會調查、義務勞動、辨論會、演講會、故事會等活動。同學們在活動中不僅增長了知識、才干,而且能感受到無比的樂趣。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動了教學工作。
3.理論聯系實際,在“用”字上下工夫
學生都不會反對政治課知識的正確性。他們之所以缺乏學習動力是認為學來沒有用。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強調結合實際,不僅在課堂教學的舉例中注意結合國內外形勢及各種熱門話題去分析,還可組織學生分小組輪流定期向全班同學匯報國際國內大事,并且做時事述評。促使學生主動去關心祖國前進步伐和世界風云變幻,感受愛國不是一句空話,祖國跳動的脈搏與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政治敏感性,而且他們還真正體會到只有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看問題才能更深、更透、更遠,體會到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4.堅持正面教育,在“育人”上下工夫
教書一定要與育人相結合。首先,學生的成績可以有差距,但絕不能以此把學生劃分等級,更不能歧視學困生。任何人都是需要肯定的。堅持正面教育,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外,還要允許學生保留個人看法甚至是錯誤意見。鼓勵同學暢所欲言,以所學知識為指導去辨別,一般情況下可以達成一致意見。如果不行,容許保留,適當時候再提出來討論,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的認識水平提高了,問題基本可以逐步解決。也可與個別同學交換意見,促進其主動、積極思考問題,探求知識。這樣做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的理解,并且通情達理,它可產生一種向心力,使學生在任何情況下不放棄對真理的追求。
三、教師還應重視情感評價
學生需要老師去評價,他可以從中感受到老師尊重他、關心他,公平地對待他。評價時,不僅可以用語言進行簡單評價,還可以用表情和手勢示意評價;不僅可以用鼓勵、表揚或檢查、批評來評價,還應用情感評價、暗示的目光、熱切期望的口吻、正確引導的語言以及啟發示范性的講解。關鍵在于情感的作用,期望的效應使它恰到好處。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方式、手段,同時注重加強情感教育,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河北省香河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