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啟發式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從利用新知,推出新知;創設懸念,引人入勝;揭示聯系,完善認知;聯想類比,由此及彼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創設理念;聯系;聯想;類比
所謂啟發式教學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用舊知探究新知,揭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采用相似類比、遷移類推的方法激發學生思維、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操作演示化抽象為直觀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
一、利用舊知,推出新知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同化新知,為學生學習新知架起知識的“橋梁”。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公式”時,讓學生把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在一起,拼完可能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然后由平行四邊形公式可推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
二、創設懸念,引人入勝
在教學中創設一種引人入勝的思維情境,就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地去探究新知。例如在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時,復習題中“工作總量是已知的具體數量,兩隊單獨完成全工程的時間是已知量,求兩隊合作完成的時間?!睂W生列式解答完后,再把工作總量改寫成較小的具體數量,讓學生計算。這時學生會發現,所做的工作總量不同,但完成任務的時間一樣,為什么完成的時間一樣呢?針對學生的疑惑,教師畫線段圖,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每隊完成工作總量的分率不變,所以完成任務的時間相同,與工作總量無關。只要把工作總量看成任何一個非零自然數都能算出合作時間相同,習慣上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來算。
三、揭示聯系,完善認知
數學知識系統性很強,任何知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間有緊密聯系的。教師要及時通過歸納、比較、引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例如,學生在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后,放在一起比較,學生會發現分數與小數的基本性質是相通的,不同的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即分數單位發生了變化,小數的基本性質是小數計數單位發生了變化。這樣,學生深刻理解了這兩個性質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有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四、聯想類比,由此及彼
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往往不能把舊知識或問題相聯系,產生認識上的偏差或思維上的困難。這時,教師可啟發學生聯想相關的知識或問題,進行類比遷移,這樣就能峰回路轉,獲得正確的解決方法。
例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通過比的意義,聯系商不變的性質,計算比的前后項同乘(或除以)相同數,比值的變化情況,歸納出比的基本性質,再聯系類比商不變的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補出“0除外”這一條件,學生會全面、正確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總之,啟發式教學能分散難點、突破重點、抓住關鍵,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教師教得輕松自如。
?。ㄗ髡邌挝?甘肅省渭源縣祁家廟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