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信息日新月異的今天,計算機應用于教育教學的熱潮一浪接一浪,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
為了順應國家教育部門的號召,大力推廣計算機技術,重視抓好中小學生的計算機教育,積極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服務教學、輔助教學,各學校早已投資組建了“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充分發展學生的創造才能。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計算機教學的多樣優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經過幾年的摸索和實踐,我認為計算機教學應主要注重實際操作,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技能性極強的課程,它的理論性東西有些比較抽象,不應要求學生理解,但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以適應該課程的特點。比如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多媒體教學軟件,給同學們介紹一些計算機的基本知識,這些教學軟件,通過圖形、聲效,進行直觀、形象地教學,加之優美動聽的音響效果,有較強的趣味性。它能把各種信息表現形式如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通過計算機進行處理,這種集圖像、聲音、動畫、文字融為一體的最佳教學手段,能充分地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器官,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能更好的領悟和記憶,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且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同時,計算機教學更應注重實踐,這樣對于計算機教學的普及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有效的。在計算機課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生動有趣活潑,不能枯燥地講一些操作知識。如上陜人教版三年級第二冊信息課,教學用計算機繪畫一課時,可以讓學生畫一畫校園一角、自己的同學或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家等。在學習剪切、復制、粘貼等內容后,讓學生在計算機上辦有插圖、花邊、背景的小報等,這些都可以讓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重視學生思維的流暢性和獨特性
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產生大量疑問,還要鼓勵學生學會大膽猜想、判斷,并將其猜想作為邏輯推理的一種形式和發展學生創造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式,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計算機操作學生學得特別快,也很容易接受,有的東西盡管老師沒有介紹,通過同學們自己上機摸索也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方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電腦不是學出來的,是玩出來的”,它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同學們之間相互學習,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領。授課中還可設計一些不同的授課方法,比如,在學習陜人教版三年級第二冊畫筆一節中,當學生學會了繪畫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后,提出繪圖中如何重復繪出某一圖形?提示:利用Windows文件操作中的技巧,請同學們自己在操作中發現操作方法,最早做出的同學教全班同學操作,這種問題的提出,給那些電腦操作愛好者有很大的刺激,他們馬上鉆研、探討,同學們學習思路敏捷,充分調動了學習積極性,這樣使得整個教學氣氛活躍,然后,請做出來的同學,到教師機上,利用屏幕廣播教學當一回小老師,將他的操作方法演示給全班同學看,小老師的操作有時比教師的教學更有創意。通過這些方法,我發現計算機的組織教學非常重要,形式要多樣化,讓同學們學得開心,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 陜西省志丹縣市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