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面對的一件事
【主持人】 雖然蘋果教父已魂歸天堂,但很多科研、商業機構還在忙著研討蘋果奇跡和喬布斯的功業,而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士無疑更關注喬布斯的最后病情發展和臨終關懷情況。
【何教授】 是的,不過這方面的報道并不是很多。但對晚期患者的臨終關懷,是完整的現代腫瘤學必須延續考慮的問題。死亡是每個人的自然結局,然而無論是誰,從“人本主義”角度觀照,他的“死”應該與“生”一樣,有尊嚴,得到充分尊重;同時,盡可能爭取是個自然過程。當然,晚期癌癥患者要爭取自然過程有點困難,因為他們大都已感知到死亡預兆,且有了一定的時間準備。這時應強調的是有尊嚴,得到人們充分的關懷與尊重,故有臨終關懷的問題。
喬布斯們的多種心理需求
【主持人】 那么從心身醫學的角度,如何做好喬布斯們——晚期癌癥患者的臨終關懷呢?
【何教授】 對于這個問題,我首先要從晚期癌癥患者最后時刻的心理需求說起,然后再對癥說法。其心理需求大體有以下幾種:
⑴求生欲望:在癌癥患者最后時刻的心理需求中,求生欲望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也是最普遍的心理,并由此誘發出其他多種的心理需求。
⑵善心大發:孟子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這是多數腫瘤患者最后時刻心理的共同點。
⑶懷舊心理:此時產生懷舊心理的腫瘤患者,多半是對于自己一生所作所為基本上感到滿足,沒有精神負擔和內疚,并且頭腦十分清醒的人。應該說,這是一種留戀美好的心態。
⑷嫉妒心理:有的腫瘤患者即便到了彌留之際,內心依舊嫉妒他人,甚至嫉妒結發妻子或丈夫,并以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
⑸泄漏秘密或隱私:有的腫瘤患者對某種秘密可以埋藏在內心很長時間,甚至一輩子,直到臨終時才泄漏出來。
⑹遺憾和悔恨:癌癥患者最后時刻產生遺憾和悔恨心理也比較常見。
⑺豁達與明理:少數癌癥患者最后時刻會產生明理而豁達的心態,從容對待即將降臨的死亡,甚至主動提出“安樂死”。這體現出對生存質量的重視和對疾病解脫的渴望。
⑻有所要求:部分癌癥患者彌留之際會提出一些要求,諸如組織上對自己的一生給予充分肯定,或者對家屬給予安排、照顧等。
影響臨終心理的因素
【主持人】 您總結的相當全面了,為什么腫瘤患者最后時刻會產生這么多不同的心理需求呢?
【何教授】影響腫瘤患者臨終心理的因素比較多,主要有:
⑴曾經閱歷:最后時刻的心理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睡眠中眼球快速運動(REM)時的夢境,而夢境明顯地與個體以往的閱歷有關。
⑵即刻情景:進入最后時刻前的情境也對腫瘤患者有很大影響,這種情境刺激因其在時間上最為臨近,所以也最為強烈。如一個疼愛兒子的女性腫瘤患者,臨終前發現愛子不在身邊,常會喃喃地呼喚愛子之名,直到愛子回應后才終止。
⑶個性及文化素質:個性與文化素質對彌留之際的腫瘤患者也有影響。一個終生追求某種信念且又執著者,最后心理常圍繞其所追求之事展開。
(4)性別差異:臨終心理也有性別差別。男性腫瘤患者臨終時的心理活動偏重于事業及家庭成員的發展;女性則著重于家庭生活照料及安排上,尤其對未成年或者出門在外的子女放心不下。
(5)年齡因素:對死亡和瀕死的態度,也依個人的成熟程度和年齡而異。一般說來,越成熟,年齡越大,相對越平靜。當然,許多年齡小的腫瘤患者,尚不懂死亡究竟為何物,心理也常較為平靜。
從身到心,多方面的安撫
【主持人】 從上面您總結的情況看,對腫瘤患者的臨終關懷也要相應地從心、身兩方面進行,對嗎?
【何教授】 非常對!對于最后時刻的腫瘤患者來說,考慮到他的需求,并給予充分的關懷,顯然格外重要。因為他已經處于人生旅途的最后驛站,若留下遺憾,將永遠無法彌補。
⑴自覺需求和他覺需求。腫瘤患者的臨終需求是身心多方面的,可大致分自覺需求和他覺需求兩種。處于某種清醒狀態者可產生自覺需求,但需求未必感知全面;多數患者此時處于語言功能喪失或意識昏迷狀態,不大可能明確表示有何“需求”,但不等于他沒有需求,這就需要由別人主動提供幫助——即他覺需求。家屬、友人、醫護人員等,在與患者的接觸中可細心體察到他無法言述、卻客觀存在的需求。
⑵身體需求。在身體需求中,自覺需求和他覺需求都會涉及,包括緩解患者種種不適或痛苦的難題,如氣管有痰阻塞、大小便癃閉等,要盡可能地給予解決。
⑶軀體按撫。不論是淺昏迷、還是中度昏迷的腫瘤患者,最后時刻都有渴求按撫的本能需求。我們曾做過比較觀察,除深度昏迷的臨終患者,家屬或護理人員若能輕柔地撫摸其頭部、四肢等,患者的呼吸和心率都會有明顯改善。
⑷滿足愿望。對腫瘤患者的臨終愿望,只要符合情理的,家屬和醫護人員應盡量予以滿足。比如患者最后想見某個親人;想再次看看或者觸摸某些喜愛的物品;要求專家再次給予會診等。此時,家屬不要敬而遠之,更不要表現厭倦、冷漠的態度,這畢竟是他最后的要求之一。至于在延長還是縮短生命時間(實施“安樂死”)等重大問題上,即使患者提出,家屬或醫護人員也要耐心勸慰,比如“安樂死”,中國現行法律是不允許的。
⑸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即使再豁達的人,最后時刻也難免產生種種心理和情感問題。此時,醫護人員給予的耐心勸慰和心理慰藉,這對當事人和其親屬都是非常珍貴的。這種心理慰藉可涉及診療的很多方面,包括加強巡視,不時地詢問其情況,并給予必要的解釋;有意識地觸摸按撫患者的四肢、頭面等部位;有空可與患者閑聊,包括與患者回憶他過去的成就,并予以充分肯定;也可在允許的情況下,與家屬精心布置一下病房,插上一束患者喜愛的花,播放患者喜歡的輕松音樂等。許多患者對死亡的瞬間有極度恐懼之感,醫護人員還可酌情做些必要的開導。總之,醫護人員的心理安慰對于最后時刻的腫瘤患者來說,也許是生命臨近結束前最溫馨的事情。
【主持人】 感謝何教授,本期給我們做了一個略有些沉重、但又必須面對的話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