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藥物過敏的,沒見過對十余種藥物都過敏的。”今年10月23日,5歲的福州小朋友林志華發燒住院了,可是當醫生準備給他開藥時犯難了,原來林志華對十幾種兒童藥物都過敏,甚至連中藥也難以“幸免”。專家提醒說,過敏體質者應盡量使用各種不良反應明確的老藥。
23日早上,小華一起床就不停的咳嗽,媽媽就帶他到當地診所就診,開了藥。可是到了晚上洗澡后,小華的咳嗽加重了,媽媽又讓醫生給開了幾副中藥。可是,吃完后不僅咳痰加重,還發燒到40℃,身上出現多處大小不一的紅點,脖子和背部也都出現了零星瘀斑。隨即,小華被送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治療。
拍了胸片,小華被診斷為支氣管炎,為了先退燒,接診的福州總院兒科中心副主任醫師陳光明原本打算給小華開退燒藥。可是當醫生檢查了林志華全身,看到紅點和瘀斑,懷疑林志華產生了過敏反應。這一問,醫生吃驚了。原來,林志華從出生開始,生病發燒時吃過頭孢、阿奇霉素、布洛芬混懸液、喜炎平、細辛腦等藥物都過敏,一吃就渾身起皮疹。這次身上長出了紅點點,很可能是前一天吃了中藥所致。
為了防止再次用藥后產生過敏反應,醫生只好給林志華選了較保守安全的抗生素安曲南進行治療。
“一般過敏體質的孩子,只會對1、2種或一類物質過敏,這個患兒對十余種藥物過敏,還是頭一回見到。” 該中心陳光明副主任醫師提醒說,過敏體質者即使以前用過該藥未產生過敏反應,再次用時也可能過敏;并且使用某些中藥成分的藥物如板蘭根、大青葉、穿心蓮、上清丸片等有時也會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因此過敏體質者不宜隨便自行用藥。在家中用藥, 若出現皮疹、黏膜潰瘍、剝脫性皮炎等過敏反應時, 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