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前一篇報道,您是否對做“高齡產婦”心懷畏懼呢?是啊,如果因種種原因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再懷孕生子是否就會險象環生呢?且聽專家細細道來——
客觀看待生育風險
【本刊記者】 高齡生育一般存在哪些風險?
【劉主任】 高齡產婦的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早產的可能性較大。具體表現是:早產兒或足月新生兒的體重低于同孕周齡的正常兒,不明原因的死胎增多,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對增加。另外,高齡產婦由于各臟器功能減弱,可能會出現孕期并發癥等風險。
【本刊記者】 既然存在一定風險,是不是不提倡高齡女性生育?
【劉主任】 這個問題需要客觀來看。雖然存在一定風險,但不能一概而論。現代人的身體狀況與過去相比,要年輕很多,有研究表明,至少要年輕10歲。是否年輕與激素、特別是與性激素的作用有很大關系,這就意味著適宜生育的年齡明顯地拉長。高齡生育是具有一定的風險,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情況,具體到某個人,情況會有一定的差異,不一定每位高齡產婦都有生育風險。如果孕前的身體處于優良狀態,沒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飲食營養充足,同時,做好孕產期檢查,保持良好心態,多走動,完全可以安全分娩。
寶寶一樣可以很健康
【本刊記者】 人們常說,高齡分娩的寶寶體質相對適齡分娩的要弱些,是這樣嗎?
【劉主任】 這么說難免有些片面。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營養條件跟過去比起來是越來越好。各種營養素、營養物質的攝取都能得到保障,高齡分娩同樣也能生出體質健康的寶寶。就算是適齡產婦,如果身體素質不佳、營養補充跟不上,胎兒體質也會較弱。
現在國家生育監測工作比過去更為嚴謹,媒體報道更加透明。人們對生育知識的了解也在不斷提高,但不要因為一些高齡生育的負面信息走入一個認知誤區。
做好孕產期檢查至關重要
【本刊記者】 高齡孕婦怎樣能生出健康的寶寶呢?
【施醫生】 第一步,要做好孕前檢查。高齡女性一定要到醫院進行詳細的孕前檢查,確定各項指標正常后再準備懷孕。一般來說,孕前檢查最好在懷孕前3到6個月。
如果孕前檢查合格,在受孕成功后,就需要做好孕期“功課”:
首先,從確診懷孕開始,每半月檢查一次,并要特別注意血壓和尿的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妊高征。自第3個月起,每周檢查一次,發現胎位異常,應請醫生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矯正。
其次,要注意孕期心理衛生。保持融洽的夫妻關系,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助于孕婦順利分娩。同時,要樹立順利生產的信心。一些高齡產婦總是憂心忡忡,擔心分娩時會出現問題,這種不良心理對孕婦和胎兒都很不利。在現代醫療條件下,只要產婦積極與醫生配合,聽從醫生指導,完全可以平安分娩。
最后,為確保母子安全,高齡產婦應比一般孕婦提前幾天到十幾天入院待產,具體時間可根據孕婦不同情況,由醫生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