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被“格式化”的女孩
雯雯是個做廣告的女孩。對網絡的迷戀源于5年的職業習慣。這5年來,雯雯越來越離不開這個“互聯”的大網了。早7點被一條問候短信叫醒,短信是為了提示雯雯的信箱在昨晚接到的郵件。到了工作間,馬上打開電腦看郵件,然后到各個網站去搜索新聞和資訊,把和行業相關的資訊下載以后,就跟對面的師兄在MSN上打情罵俏。就是逢上老板走過,也發現不了她的偷懶。中午,雯雯給父親發短信,從免費短信里挑最可愛的句子,每一次都把老爸懵得感動半天。
很晚了,雯雯還耗在辦公間里不走。上聯眾打電玩,是雯雯最新的愛好。有一天,辦公室突然停電,雯雯覺得整個人就像一個巨大的氣泡,百無聊賴地坐在椅子上發呆,比丟了男友更難受百倍。
幾年的打拼,雯雯也從一個青澀的大學生變成了風姿綽約的時髦女郎。上街購物并不是她興趣所在,需要什么網購一下就可以了。雯雯非常迷戀這種購物方式,她常指著自己網購來的香水或者內衣向好友說:“看,這才是現代人的生活。”
崇尚網絡的雯雯也有苦惱。有一天老板讓她在策劃案上加幾個注釋,而且當下就要完成。雯雯拿著筆,寫著寫著就卡住了。不得不難堪地詢問:“那個字該怎么寫?”之后幾次,雯雯都發現自己的手寫能力在下降。更糟糕的是,雯雯這個在大學里有名的感性女子,如今變得越來越麻木,很多事激不起她的興趣,曾經看韓劇就掉眼淚的雯雯,現在只會說:“那是演戲啊,假的了。”雯雯以為自己是老了,感情鈍化了,可是看到以前的同學沉浮在感情里喜喜悲悲,自己卻是一副不解風情的樣子,也開始著急起來。年假的時候回家看媽媽,媽媽都說:“你這個年紀怎么一點熱情都沒有。”
有人說,雯雯得了ONLINE綜合癥,雯雯有點不信,感情遲鈍與網絡有何關系呢?
【心理點評】
感性思維也能被弱化
為什么理科生比文科生看起來更理性呢?是因為他們每天與之打交道的不是數據就是程序。在一個精密有序的氛圍內,人的感性思維起不到作用,所以很可能弱化。一個每天對著電腦的人,和人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少,那么直接交流的渠道就被封閉了起來。久之,人也被格式化了。雯雯的問題就出現在這里。與網絡的過分親昵使她喪失了一些能力,從表象上看是“失寫”和對情感的淡漠,而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她的操作化性能化意識被提升,而對情感的表達欲望卻在下降。如果這種狀態長期地延續下去,她的心理就處在亞健康狀態。
【支招】
試試“不插電”
1、把工作和生活分開。試試不插電的感覺。即便是在工作中也不能時時事事依賴電腦。可以尋求書籍幫助。有時候,閱讀平面資料比上網查詢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豐富業余生活。其實,到商場購物除了購買的樂趣以外,還有與人交流的樂趣。畢竟生活是個復雜的過程,太單一太虛擬的生活會擾亂生活的本真面目。
3、多做提升感覺的事。比如養一盆花,觀察花的生長周期,用手寫的方式記錄下來。或者做一頓復雜的晚飯。給粗糙的生活融入細膩的情節,可以滋養心性。
4、多與親人交流。在點滴的小事中可以發現他們的愛。只有愛能像流水一樣潤澤缺少愛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