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獲得全國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的青年教師感言,自己取得的成功源于學校的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由于獲得了學校一等獎,便希望獲得區一等獎;獲得了區一等獎便想獲得市一等獎、全國一等獎……正因體驗到一次次成功的喜悅,于是對成功的渴求便化為進取的動力。
學生成功體驗的研究是教育界一直所關注的,而對教師的成功體驗的關注卻為我們所忽視。賢者“以其昭昭”才能“使人昭昭”,要使學生的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教師必須了解“成功體驗”、嘗試“成功體驗”。
“成功體驗”有利于教師形成樂觀、向上的情緒。人們在成功之后往往會產生喜悅、興奮和自豪等情緒體驗,對于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來說,這類體驗的頻繁出現,會使他們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尤其在“成功”的推進下,本身就具有良好性格的教師,會更加地積極創新、開拓進取、與時俱進。
教師通過一定的努力獲得成功,是對努力的“正強化”“正強化”可以讓該行為特點得到鞏固,即“成功”可以使教師在其他許多方面保持“努力”:一個教師會因為教學論文獲獎,而更加注重教學實踐中的積累和對教育問題的探索,由此寫成另一篇更優秀的教學論文。成功體驗會增強教師這樣的認識:只要不怕困難,選準奮斗目標、堅持不懈,就會獲得成功。相反,頻繁的失敗會使他們對“努力”賦予消極否定的意義,使“努力”的精神被弱化直至消退。
“成功體驗”有利于教師對自己能力作出肯定的評價。成功會使教師增添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信心。一個人的能力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得到提高。如撰寫教育教學論文,95%以上教師剛開始工作時都不會寫,但工作幾年后,許多教師便能寫出很多很好的論文。從這種意義上說,成功體驗也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各種能力。相反,多次的失敗會使教師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和否定。
“成功體驗”有利于教師“追求卓越”。有了“追求卓越”的沖動和激情,才有成為“卓越”的可能。一個有較多“成功體驗”經歷的教師往往會產生更高的理想追求。如文章開篇時提到的那位青年教師。教師通過“成功體驗”,會使“追求卓越”從潛意識上升到行為意識,并自覺地確定更強大的追求目標,并通過腳踏實地的奮斗,使目標最終成為實現。如很多普通教師通過追求做“教壇新秀”到“教學骨干”再到“學科帶頭人”,直至成為“特級教師”。
成功的喜悅可以帶來良好的連鎖反應:教師每一項工作的成功,一般都離不開學校、同事、家庭等方面的關心和支持。因此,獲得“成功”的教師會以感激的心情看待這些人,產生“喜歡”的情感,并信任他周圍的人和集體,這些都十分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建設。相反,經常的失敗則很可能使教師出現懷疑、怨恨、對抗的情緒,影響著團結穩定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境。
教師的“成功體驗”,會使教師們更加自信、自強,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充實自我,挑戰自我;在工作中善于合作,更加富有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