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在各種學習方式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對于學生的主體性、自立性、自覺性、主動性、創新性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除了注重自己的教以外,更應注重學生的學,把學生當做教育的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下面,筆者針對初中學生數學的學習現狀,來探討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
一、創設融洽的課堂氣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融洽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感情,使學生能放松地學習,在這種狀態下學習效率最高,有了這樣的氛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也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課堂教學民主化和活動化,充分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實施課堂教學民主化和活動化。
二、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
好奇是青少年的天賦,“問題是數學的靈魂”。有意義、有趣味的問題有其獨特的魅力,可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促使他們為之絞一番腦汁,費一番苦心,探索它,解求它。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根據該節課的內容,精心巧妙地設計一些有意義的問題,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堂弟、優生學奠基人高爾頓曾利用數學中的概率、統計學等相關的理論,研究出了身高與遺傳的關系。在人類的藝術創作中,數學也有它的作用,如對于藝術作品中人們津津樂道的“黃金分割比例”,而“黃金分割”則是數學在藝術中的重大應用。在國防科技中,我們也能見到數學的應用,如軍事的密電碼等。另外,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利用課外活動講數學家的故事、猜數學謎語,針對學生喜勝不服輸的心理,結合教材內容開展競賽和游戲,這些都非常受學生歡迎,如果教師能適時地把它們引入課堂或課外活動中,可極大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三、引導思考,鍛煉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方法的引導,教師應著力于以下四點:從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入手來開展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思考,使學生學會聯想;從挖掘“問題鏈”來開展變式訓練,引導學生去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綜合,使學生學會轉化;從創設問題情境來開展探索式教學,引導學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學生學會深思;從回顧解題分歧過程來開展評價,引導學生去分析錯因,使學生學會反思。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善于暴露思維過程,留下一定的思維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學會“思在知識的轉折點,思在問題的疑難處,思在矛盾的解決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這樣,就能使學生學會并掌握基本數學思想方法,達到以思悟思,融會貫通。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學習的強化劑。因此,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師生互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益。
(寧都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