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感是音樂實踐活動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能使其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讓幼兒在快樂的活動中準確地表現節奏,這對推動幼兒音樂感知的發展有著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來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一、感知生活中的節奏,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尋找日常生活中的節奏,以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節奏的概念比較抽象,幼兒難于理解,但幼兒對節奏卻是敏感的,節奏就存在于我們的周圍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節奏是無所不在的。如人的喊叫聲、走路聲、跑步聲、下雨的嘩啦聲、打鼓聲等,節奏各有不同。因而,要讓幼兒理解節奏,對節奏感興趣,必須從現實生活入手。在活動中,我告訴幼兒,這些有規律的聲音叫做節奏,并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節奏,幼兒對此非常感興趣,很快就能舉出各種各樣的節奏。如汽車喇叭聲、火車的隆隆聲、鬧鐘滴答聲等,每當幼兒發現一種新的有節奏的聲音,就感到特別興奮,常會自豪地說:這是我聽出來的。由此,幼兒主動地去尋找各種節奏的興趣更濃了。我將這些聲音組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型,用拍手和敲擊物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幼兒反復傾聽、感受和理解,使他們形成節奏意識。雖然幼兒本身對“節奏”并不理解,但是他們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節奏,對節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進一步培養節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體驗節奏的美
幼兒在音樂伴奏的情況下,用身體動作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表現出來,幼兒會比較自由、靈活。教師再加以引導、啟發,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用他們獨創的動作來表現節奏,幼兒會在無形中體驗節奏的美,如學小鳥飛可以感知二分與四分音符的節奏;學小兔跳可以感知四分與八分音符的節奏。還可以通過模仿爺爺、爸爸、小朋友走路,來區分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節奏。而且,這些律動的音樂節奏明快,孩子們在邊動邊玩中不知不覺進行了節奏訓練。久而久之,孩子們一聽到音樂,就會按節奏做出自編的動作。漸漸地,幼兒已在愉快的情緒中感知到了節奏的美。
三、在兒歌中感受節奏,在歌曲中培養節奏
一般來說,兒歌詞句簡短,內容生動,韻律優美,節奏鮮明,易說易記,幼兒非常喜愛,兒歌的這些特點對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兒歌時,按照兒歌的節奏和韻律來教,幼兒學會之后,可以伴隨著節奏拍手說、拍腿說等。節奏是為了學習音樂服務的,所以,培養幼兒音樂節奏感時,讓節奏和歌曲結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兒對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強樂感的理解及體驗。
總之,通過這些形式,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節奏,體驗節奏的美,可以挖掘幼兒潛在的音樂能力,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
(唐山市豐南一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