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出現的行為偏差造成的惡劣事件屢屢發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面對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危機的現狀,初中思想品德新課標改革中出現了一個新的亮點——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通過整合心理健康學習的內容,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學習、事業的信心,把優良的品德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養成沉著、冷靜、務實、高效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全面培養適應社會能力的得力途徑。那么如何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積極有效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借助思想品德課特點,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從學生實際出發,在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課以初中學生為主體,以初中生的心理及心理發展特點和他們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把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學會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作為課程的追求,理應成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課程載體。初中思想品德新課標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學內容:(1)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生理變化,促進生理與心理的協調發展;(2)讓學生知道青春期心理衛生常識,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沖動;(3)教育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生活中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能夠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4)通過學習思品基本知識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增強意志力;(5)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6)教育學生樹立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做好升學和就業的心理準備。教材結合了學生的實際,在學生發展的各個時期都具有不同的措施,教師要尋找時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滲透教育。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體驗教育的有效性
課堂情境要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發展特點,充分發揚民主、自由、平等的作風。當代中學生民主意識和成就意向強,希望有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民主平等的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人的個性能得到積極的發展,并伴有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評論同學的觀點,要讓學生感到他們有這種權利和責任,即使講錯了也不會因此受到責備,不能在課堂上讓學生的心理處于緊張狀態。在和諧的氛圍下,通過體驗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實話實說”,感受“真實情境”中的人物的各種情緒,彼此分享。
如在《走進青春》一課教學中,教師可設計這么一個活動環節:
設“少年煩惱門診”,由學生分別充當醫生與患者:(1)在進入青春期后,你比從前有更多煩惱嗎?將自己的煩惱和困惑寫下來(用事先準備好的白紙,學生不署名)。(2)關于煩惱,有哪些應對方法?與小組里的同學探討后記錄下來。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很自然地進入下一個環節——“青春期對策篇”,進入角色的學生紛紛為“小小少年不再煩惱”支招。也可以借用當前流行電視欄目名稱“實話實說”,請本校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客串與同學“面對面”,實話實說初中生青春期的煩惱與消除處方。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的“身臨其境”的活動,能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解開“心中千千結”,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沖動,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
三、做好教師的角色轉換,實施心理輔導的有效性
在初中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既是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素質要求的需要;既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師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原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權威者、控制者、組織者、制定者、評判者,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所以,思想品德課教師要及時轉換角色,充當學生“心理輔導員”,熟練掌握心理學的知識和技巧,營造熱情、寬松和諧的氛圍,以平等的身份親近學生、關懷學生、賞識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與知己,讓學生打開心扉,傾吐心聲,從而使學生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抒發和松馳。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心理健康有偏差的學生絕不能一味指責,甚至諷刺歧視,努力尋找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多肯定、多傾聽,結合思想品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根據學生不同氣質特征、性格類型,有針對性地運用心理學中的疏導方法——激勵法加以鼓勵,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維護心理健康。
四、運用幽默的教學藝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幽默是教師思想、氣質、才學、視野和靈感的結晶,它猶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語言在瞬間閃爍出耀眼的火花。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使用幽默手段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手段。幽默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幽默能化解學生心中的冰川,幽默能讓學生感受生活的希望,幽默能展示教師個人駕馭課堂的能力,與學生產生共鳴。正如前蘇聯教育家斯威特洛夫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培養幽默能力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點就在于融洽師生情感,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陶冶學生情操,培養樂觀向上的人格;與人相處化干戈為玉帛;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達到育人的目的。
總之,加強學生心理研究,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健全學生人格,幫助學生過積極的生活,既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追求,也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方向。思想品德課教師要根據自身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實現學生教育的新突破。
(邳州市新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