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在職高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此,我校扎實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積極實踐深化課程改革,打造有吸引力的數學課堂。同時,我校教師矢志不渝,不斷向課堂要效益,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地位;魅力;理解
我們學校教育目的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在課堂中培養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讓學生學好數學這門基礎課,能為他們參加工作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突出數學教學專業特色,讓學生領略數學的魅力,與數學進行更深入的對話,塑造數學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這段時間來,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努力。
一、重視靈活地掌握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由于專業意識的驅使,學生往往急于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因此,我們要抓住這個時機,使數學教學在內容上讓學生獲得學習專業知識所必需的數學知識。職高的同學自卑心理較強,對學習有抗拒感。這種消極心理勢必給他們接受教育形成障礙,對學習尤其數學課產生厭惡,畏難情緒嚴重。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不能讓學生只記住公式、定理就萬事大吉,而忽略了知識導出過程的理解。為了學生能靈活掌握,我們必須講明原理。理解是學生逐步弄清其本質規律的一種思維過程。可見,只有通過理解,才會使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定理的證明、公式的推導、結論的解釋等,都要弄懂搞明白,才算真正掌握了數學事實的原理。隨著學習的深入,在感知、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已掌握了數學知識,但還應將知識應用在問題的解決和分析當中,才能加深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習更有實效,并且通過實踐訓練掌握技能技巧,提高思維能力。數學教材當中,對例題的總結、練習題的解答、課外作業的完成過程,都是“靈活”掌握的過程。教師只有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讓學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想方設法解除學生學習的包袱,樹立信心,使他們敢想、敢說、敢做,才能實現“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的培養目標,才能在教學上不斷涌現精彩紛呈的瞬間,使歡樂貫穿于課堂學習的始終。
二、樹立解決難題的信心
職高數學課程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養,學生將來從事的是以操作為主的獨立或者協作工作,所以我們從主觀上培養學生對數學的重視,使學生從思想上樹立解決難題的信心。我發現有部分同學做了大量的習題,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迫于壓力為完成任務而被動做題,缺乏必要的獨立解題過程。因此,我們在教數學課的時候,需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培養他們積極鉆研的習慣。數學解題的過程是一個化歸與轉化的過程,當然離不開規范嚴謹的推理與判斷。通過實踐,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先思后講,先做后評”的方法,正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解題的思路。在做習題時,很多學生不注重算理,忽視對運算途徑的選擇與實施:數學運算是按規則進行的,通用的規則和通行的方法當然要牢固掌握。但靜止的相對性和運動的絕對性又決定了數學解題中的通法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在運用通性、通法、通則解決問題時,不能忽視算理,更應注重對合理簡捷運算途徑的猜想、推斷與選擇,那種不假思索、順水推舟的做題方法必須改進。解題后的評價通常是通過自評、互評、他評來完成的。這些評價的方法都可以幫助學生調整思路、解決問題,但如果結論都需要他人點撥,教師講解才能得到,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有一些學生,過分依賴互評和他評,造成在教師講解時會做,在他人指點后會做,可到了要自己獨立完成時卻無從下手的現象,而這樣的學生平時往往就缺少“自評”的體驗。因此,教師要在互評、他評的基礎上多鼓勵和提倡自我評價,讓學生在思索、感悟、內化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在培養學生獨立解題的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演”:恰到好處的點撥、言盡意無窮的小結等,將會形成美妙的旋律,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激起解題后的樂趣。
三、知識的復習鞏固要及時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簡單化的數學應用問題,還原成實際專業背景下的具體應用問題,加強知識應用的實踐環節教學,在實踐中嘗試應用,讓學生親歷一個再認識過程,訓練學生運用知識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創新精神。同時,針對一部分有專業應用背景的數學知識,給學生布置調查與實習作業,做大量的配套練習。如果我們僅靠單一的知識掌握,缺乏對知識間的聯系與知識系統性的充分認識,必然會導致認識膚淺,但只練不想、不思、不總結,也未必有好結果。只會埋頭做題,不會抬頭思考的同學,雖然做了大量的題目,但以往所學的知識也難以保持隨機提取的狀態,只有靠滾動式的總結,才能使知識永遠“保態”,并且實現階段性知識層次的飛躍。我們復習鞏固知識及時,是為了引導學生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復習理解,使知識連點成線,構成網絡。在數學復習中,我們要將一些數學問題模型化,進行專題訓練,突出主干知識,注意知識的交叉與綜合,加強對函數導數不等式、函數數列不等式、立幾解幾與向量、概率統計、三角函數等題型的整理與總結,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職高班級的大部分學生在智力方面與普高學生不會存在太大的區別,只是在實際知識中存在著缺陷,這些缺陷使他們今后的學習發生困難,有的甚至喪失信心,如果教會他們查缺補漏,認真總結,那么他們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收效。當然,職高的學生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我們不應只是埋怨學生,更不應放棄這些學生,而應針對職高生的實際情況,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措施,提高職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我們要牢記職業學校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學好數學也是為學生學好專業課程和專業技能服務的。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數學課堂一定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一個讓學生向往的富有魅力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韓花花.對職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界.高等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