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的數學習題是數學知識的載體,有效的習題練習不僅是檢驗學生數學知識掌握情況的工具,而且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載體。這個解題過程是對學生的內化理解的檢驗與完善,離開了學生的內化理解,單純的練習就是無基之石
關鍵詞:精選;例題;層次;效果
數學習題教學是指數學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例題講解、習題處理和作業題、試題評講等教學活動,是學生鞏固與消化所學知識并轉化為技能的重要環節,是教學知識點落實的重要手段,是傳遞與反饋的行為過程,它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概念、性質、公式和原理教學的延續和深化,通過解習題能力來落實課堂知識點,利用習題來訓練思維,在習題中落實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習題中解決生活困難,提高生活能力。數學知識具有嚴密的邏輯性,通過多做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即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那么如何通過提高數學課堂練習的效果,進而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呢?根據這幾年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的摸索和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篩選例題講思路
講解例題不僅有助于學生頭腦形成解題思路,復習學過的知識和明確解題規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清晰的解題技巧,但由于課堂時空有限,數學習題類型繁多,很難面面俱到。為此,在篩選過程中,就要找那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習題做例題,指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通過審題、析題后找到題目的關鍵所在。同時,從關鍵處入手,找突破口,聯系知識進行全面的分析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弄清要求和條件,找出例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以及要求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系,抓住解題關鍵,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案,并適當列出解題格式、要點和注意事項,使學生從解題思路、方法、層次和規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啟發。通過對典型例題的剖析,不僅可以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達到明確概念、掌握方法、啟迪思路、培養能力的目的。
二、習題的選擇要少而精
課堂上的習題練習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字間的縱橫關系,掌握知識的系統性,而且有助于學生掌握題型,開拓思路,熟悉解題方法,培養他們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對習題進行精選,選擇具有啟發性、典型性、規律性和針對性的習題,采用“多變、多析、多問、多解”的導向法組織學生練習,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課堂練習要講究技巧,盲目地練是低效的,練習要有針對性,練習得巧,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于那些易混淆的內容,我們要引導學生加以辨析。針對教學中易出錯、易混淆的概念,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對比的練習方法來認識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讓學生在對比練習中發現知識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之處,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區別和理解。練習的設計要能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加強分類指導,無論是習題的分量、難度的大小及練習時間的長短,教師都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既要照顧大多數學生,又要兼顧不同學生的需要。所以,練習的設計要能體現出一定針對性與靈活性,精益求精。
三、題后講解要到位
對于學生的習題講解,我們要注意及時理清學生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我們講過的新內容,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馬上掌握,這就要求我們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驗學生掌握的程度。例如學生在練習中出現了錯誤,說明他對老師講解的內容還沒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集體或個別的講解,重新講清楚。另外,有些時候學生練習出現的錯誤是由于他們粗心或上課不認真聽講造成的,教師應督促學生細心解題和認真聽講。解后評析可采用“一題一評析”的策略,先讓一位學生匯報結果或上講臺作解答,并要求其作適當的講解,然后師生共同分析、討論,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補充不同的解法,讓學生能深化習題,挖掘習題內涵,進一步拓寬知識,做到融會貫通。我平時的做法就是采用“一題多解”“變題討論”“錯例分析”等。通過評析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把知識講活,從而達到培養思維變通性、創造性,開拓學生解題思路,提高解題效率的目的。在習題的講解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歸納能力,指導學生總結習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并使之系統化。同時,我們要對題目類型,解題步驟進行歸納小結,總結解題常用方法、解題的一般規律、應注意的事項、容易出現的問題等,并在掌握常規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啟發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一題多解的新途徑、新方法,并作出小結論,讓學生明確或記憶,這樣可使學生解題經驗積少成多,開闊視野,少走彎路,提高解題速度。
四、溝通反思要及時
數學課堂上只有練習是不夠的,還應給學生提供課堂上的即時反饋。曾有學者指出:“學習行為和反思之間盡可能短的時間間隔是學習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見,完成習題后的反思也是很重要的,包括我們自己的反思和學生的反思。我們在課后應反思自己課前準備練習題的難度和數量是否合適,反思今天教學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學生反思課堂上哪些知識沒有學會或者哪些地方還不是很理解,應及時問同學或老師,把問題解決;也可以反思課堂上學習的新方法、新思想應如何應用到新的題目中,使計算更簡便;還可以反思課堂上做的題目中有沒有其他更簡便的方法等。經過反思,學生的數學學習就會不斷地進步。
總之,正確認識習題教學,運用科學的方法組織教學,不僅能鞏固知識,培養解題技巧,提高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美霞.淺談如何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科教文匯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