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教育需求,孕育著新的教育理念。愛心教育要成功地運用于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在課堂內外適時地滲透愛心教育。文章主要介紹了怎樣把愛心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愛心教育;課堂教學;培養情感
在英語教學中,豐富的教學經驗,嚴謹的教學態度是必不可缺的條件。但這些年的英語教學讓我深深感到愛心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愛心教育不僅僅包括課堂教學中愛心的滲透,更包括課外與學生的交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無形中提高英語成績。正如“羅森塔爾效應”中所講,對教育對象的尊重、信任、熱愛和對其更高的人際期待會產生教育水平的智慧進步!
下面,我就愛心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一、課堂教學中滲入愛心教育
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與創造欲。一名好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我們都知道,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有其枯燥性和不容易接受性,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就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授課、討論,創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愛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比如在講授《One million pound》一課時,我就與學生共同參與這一課,與學生一起扮演角色,在“共樂”中取得了“共進”。下課之后學生們依舊陶醉在劇本中,樂陶陶地用英語交流著。這樣,真正實現了學生積極地投入聽、說、讀、寫的各項活動中,體現了英語學科這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的實質。幾乎每堂課,我都會設計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劇情與學生一同參與其中,用心、用情感去授課,把愛心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能尊重學生并與其平等相處,教學親切和藹、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熱情飽滿、思維積極,教學雙方融洽地實現著認知的、情感的交流,產生著心靈上的共鳴,且整個過程有張有弛,跌宕起伏,那么這種課堂就會自始至終洋溢著探索的、令人興奮不已的氣氛。這是我們師生都愿意達到的一個境界。所以,我感覺把愛心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從心理上關愛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愛心能使學生更健康地成長。在高三的教學中,由于升學壓力帶來的激烈競爭,許多學生喪失了自主學習的熱情,人際關系緊張,師生、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越來越少。造成合作精神缺乏,對日常事務的參與熱情越來越低。這時,就需要我們恰當地實施愛心教育。在我們的青少年中,有一批成績優秀、才華出眾的學生,對這些學生,教師的愛心要特別表現在錘煉其意志、幫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長方面。我的英語課代表由于進入高三后自身施壓,情緒波動很大,上課急躁、下課急躁,造成不相信別人,不與人交流,一度性格孤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便經常找其談心。并且建議他參加英語角、演講等活動放松身心,每天抽出10分鐘與我談心。這樣,他很快調節過來,在高考中英語取得了141分的好成績。
對那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庭貧寒的學生,教師的愛特別表現在關心和體貼上,使之擺脫自卑,增強信心和勇氣。我們班的另一個男孩子,家庭貧寒,平時少言寡語,不與其他學生交流且英語是弱科,每次考試50多分。他苦惱、失望,不聽老師的課且破罐子破摔,認為自己在英語方面不可救藥。于是我就多次找他談心,多方鼓勵,并采取了課堂上多提問的方法。他一旦答對了,我就給予表揚,使他逐漸樹立自信心,使他有想上英語課的欲望。課下,我指導他多閱讀各類短篇英語小說,且讓他每次閱讀完,就用英語口語簡單來陳述內容。結果,他在高考中英語取得了118分的好成績,進步了許多。所以,從心理上關愛學生,溝通師生情感,達成師生間的雙向理解,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十分重要。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愛心教育,也是我在教學之余的一點心得。
三、把“愛心教育”運用在作業批語中
作業批語就是教師情感輸出的載體,它體現著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意見和態度,體現著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認可或否定。批語內容所蘊涵的情感意義,從某種角度來看,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我認為,好的作業批語應該具有一種積極的情感魅力及愛心教育,且往往這樣的批語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常在成績較好的學生作業中用這樣的批語:“Wonderful!You always give me a surprise!I think you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太棒了!你總是給我帶來驚奇!我認為你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You have a gift in learning English, especially in writing.”(你在學英語方面很有天賦,尤其在寫作方面。)
而在成績中等的學生作業中我會用這樣的批語:“I'm pleased that you make such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你的作業進步這么大,我真高興。)“Well done! Try to be better next time, will you?”(真棒!爭取下次更好,行嗎?)
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往往如此批語:“If only your homework were better!”(要是你的作業能寫好點該多好啊!)Do not give up yourself!Keep up your courage!(別放棄,保持勇氣!)“Use your head and do it all by yourself next time,ok”(動動腦筋,下次作業獨立完成,好嗎?)
諸如此類的作業批語不僅能增加我們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而且能夠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英語。同時,他們會更進一步地認可你。我的一位學生在自己作業的后面這樣寫道:“Thank you for my dear teacher’s words and help.I'm doing well in my English study.I will be a teacher like you in the future.”(謝謝您的教導和幫助,我現在英語學習進步了,將來我也要做一個像您這樣的老師。)學生的語言給我們教師帶來的感覺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我覺得這正是作業批語的情感及愛心魅力所致。凱洛夫說:“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如果我們教師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上都對學生傾注真誠的愛,我們的教育就會煥發出積極的情感魅力。
新的教育需求,孕育著新的教育理念。我們要讓愛心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成功運用,讓這種情感體驗輻射他們未來的生活,在他們一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同時,我們應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積極創設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使他們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變成“愛學”“樂學”,變成“愛師”“敬師”。
讓愛心教育成功運用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吧!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