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新知識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需要和促進學生發展。下面,是我對新課改下的政治教學的一些嘗試。
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內容生活化
新課標要求,思想政治課程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體驗,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構建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實際的課程內容體系。這一要求將教學內容首先就實現了生活化,而不是一味地陷于理論分析和學習上。如我們的政治課現在分為“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等模塊,增加了日常生活實際的內容作為教學主要內容。在經濟常識教學中,就如何建立健康的消費心理,如何在消費過程中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市場經濟中如何尋求就業途徑與創業方式、如何處理勞動糾紛,稅費的計算和如何納稅申報等實際操作問題在閱讀思考、操作平臺出現,將這些與生活現實緊密聯系的內容作為政治課教學內容,改變了長期以來被認為過于理論化、概念化、抽象化的學科,讓學生感到政治課與日常生活實際聯系的密切,能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二、通過設計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往的政治課教學的無味空洞的說教,讓學生感到厭煩,所以導致了長期以來學生對政治課沒有學習興趣。而我們新課改就是避免政治和生活和社會相脫節,實踐也證明,根據新課程的特點,恰如其分地設置各種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求知欲,還能提高新課程的落實效果。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教學活動很好地開展的保證。如果學生擁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那就說明學生擁有了自主學習的動力,不會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學生擁有的學習興趣越大,說明學生的學習動力將會越大,教學活動也將會更好地開展。所以,教師要積極尋求有趣的事例,并聯系社會熱點的內容,然后對這些素材進行設計,讓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講授《價格變動的影響》這一課時,我就適時設計了幾個情境:
暮春買毛衣,夏末買涼席,春秋買空調。在商品的使用高峰過后再購買,消費者在價格上能獲得實惠。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市場上真有物美價廉的商品嗎?
飛機票漲價,火車票、汽車票會有什么變化?汽車降價銷售,對汽油的銷售會有什么影響?通過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認識到價格變動的影響因素。
三、突出政治教學的德育特色
以德育為主是思想政治課的學科特色,它除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外,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新課改繼續堅持了政治教學的德育特色教育,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如在講述《正確對待金錢》一課時,我舉出了如下幾個案例:(1)蘇州市外經委原副主任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大斂橫財近300萬元,但他仍不滿足,他的目標是要在任職期內積累500萬元的原始資本,因而受賄、索賄、貪污等手段都用上了。有了這么多錢,他不敢存銀行,家里藏得到處都是,但對錢的花銷卻非常吝嗇,他兒子上大學因為1分之差要花1萬元轉本科,他都不愿意。很多人像他一樣,看待金錢沒有一顆平常心,目標定錯了,路也就跟著走錯了。(2)太倉市自來水公司原總經理斂財200多萬元,家里卻沒什么像樣的東西。人家送的螃蟹、甲魚,甚至丈夫釣來的幾條魚,她都拿到飯店去賣掉,幾年來飯店都有記賬,一共3萬多元。聽到查案風聲緊了,她就把錢埋在地下,過一陣子見沒動靜,就請假回家將錢拿出來曬,最后連女兒都不相信她節儉的媽媽有那么多錢。該怎樣擺正金錢在心中的位置?金錢的多少與人生價值的大小能畫等號嗎?通過這些案例,能讓學生正確對待金錢,樹立遠大的人生觀、價值觀。
總之,新課程改革不論對學生還是教師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認真實踐新課程,不斷地總結教學方法,讓教學真正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從而推動政治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唐海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