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學生的成績才會有所提高。我們提倡的高質量的課堂要求教師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績都能有所提升。
關鍵詞:教學質量;方案;效果;方法
長期以來,提高語文課的課堂教學質量,已成為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成績,就必須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逐步實現高質量課堂。下面,我就結合實際教學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因人施教,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偏愛而教之”。經過長時間的教學,我們會發現所教的每個學生的資質是不同的,而且后天的教育與培養是占最主要的成分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采取更適合的方法教學。我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過去一講到底的模式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思維得不到積極調動,我們的強行灌輸不能讓學生思維發散。要想改變這種狀態,必須打破以往簡單單一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成為師生、生生交流的平臺,形成動態的結構,拓展語文學習層面,真正使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扎實的語文知識功底是提高能力、豐富情感、形成積極態度的基礎。例如在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要讓學生掌握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修辭術語的同時,還要加強培養語感,培養整體把握能力,培養構句成段、布局謀篇的能力。
“因人施教”就是說對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常在班級中開展與語文有關的文體活動。如作文競賽、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等,以此活化語文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中感悟、成長,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了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效果決定了課堂的質量。在教學中要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法,應該先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由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慢慢領會,我們的作用在于參與、組織、引導和點撥。例如一篇課文的學習過程應該是引導學生由段到篇,概括出主要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知識的積累,因為積累是創新的前提,我們只有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才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時的方法、規律是在過程中習得的,每個學生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領會它、掌握它,學到的是“活”的知識,得到的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應清楚地認識積累和提高的關系,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積累。其次還應當加強不同層次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能夠使學生把心里所想的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在加強說話引導的同時,逐漸讓他們學會寫話。另外,我們要培養學生的思考方式,更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多組織一些綜合性語文活動,不斷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好語文的自信心,并能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把語文運用于實際生活。
二、創設良好的語文環境
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實際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語言材料、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明白生活即語文,尤其是要把寫作融于生活,在日常的平淡生活中注意有所發現、注意感悟生活,把真實的真摯的感情抒寫出來,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語文環境的創設應根據課文的特點營造、渲染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注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之中。我提倡學生多看課外書籍,在看的過程中學習一些字詞,積累語言材料和寫作素質。如果我們做到了以課堂教學為圓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運用語文,在不斷運用中提高語文素質。我們每天說話時,實際就是在運用語文,在運用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學習、在進步,當我們聽廣播、看電影時,電視的一些文字又是語文,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語文,只要我們做有心人,總是會積累一些素材和積累一些東西的。為此,每次語文課前,我都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敢于走上講臺進行特長交流、講所見所聞、推薦風景名勝、背誦古典詩詞……內容不限,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就行。通過一次次的活動,學生擴充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磨煉了膽量。同時,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向大家敞開心扉,交流自己的見解,使他們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知識,為學好語文、發展智力打下基礎。
三、注重教學細節
“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 語文課堂不應該忽視一些細節的培養。在語文課堂中,只有善于把握細節,才能體現出我們的智慧,讓課堂變得更加完美。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篇課文中總有新詞新語出現,句式也不盡相同。如我在閱讀教學中經常指導學生體會、認識課文中語言表達的規律、知識、感情,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優美片斷記在讀寫筆記上,并熟讀成誦,融會貫通。這樣長期堅持,不斷強化學生對語匯的記憶儲存,讓學生將課文的語言文字變成自己的儲備和財富,就會使他們把課文當做是一種“興趣”,由強迫變為自覺行為。培養學生注重語文教學過程的細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就會學會學習,懂得怎樣合理地去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會受益終身。廣大語文教師也必須注意教學細節,才能在語文課堂上開辟創新教育的新天地。
總之,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除了要求我們語文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專業修養以外,對那些與傳統教學不同之處,也應該在學法上深入思考和研究。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勇往直前,努力奮進,我們的語文教學質量一定會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元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因素[J].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