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低下現象,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指出寫好英語單句的緊迫性,強調寫好英語單句對提高英語書面表達的重要性。同時,從知識積累、寫作技巧、長期實踐幾個方面闡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寫作;積累;技巧;實踐
書面表達是英語語言學習與運用的高級形式,在高考中能寫出英文佳作是師生的共同追求,但通過對日常教學中收集的寫作練習樣本進行分析之后,我發現學生寫出的書面表達很不盡人意。筆者認為,要提高書面表達的質量,首先要寫好英語單句,句子寫作是短文寫作的基礎。
一、寫好英語單句的緊迫性
句子是段落和篇章的基本組成部分,是表達思想的最小語言單位,沒有好的句子就不可能有好的文章。
二、寫不好英語單句的原因
教師和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有人說:高考是教學的“指揮棒”,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學、怎么練。由于高考英語采用客觀性試題,所以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重視選擇性訓練而忽略了文字書寫訓練,尤其是忽略了對寫英語單句的訓練,導致學生書寫能力下降,思維處于僵滯狀態,從而形成表達障礙。
三、寫好英語單句的策略
1. 注意知識的積累和輸入,讓學生有“米”下鍋
首先,積累詞匯、語法和語言。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則總和,加強英語詞匯、語言的積累和語法的學習,是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詞匯量是制約寫作能力提高的瓶頸,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詞匯、語言、語法習得習慣,注重課本的示范性,背誦閱讀課文中的主旨段落和較多短語句型的段落。通過例句說明,讓學生模仿造句,使學生真正掌握其用法及語義特點。學生只有掌握了大量詞匯、語言和語法規則,寫句子時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地選擇意義確切、表達清晰和生動的詞,以達到言之有物,學以致用,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目的。
其次,積累句型。教師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一要學生掌握五種基本句型并弄清主、謂、定、狀、補等句子基本成分,以保證寫出的句子準確。五種基本句型是:SV(主+謂)、SVP(主+系+表)、SVO(主+謂+賓)、SV0O、(主+謂+間賓+直賓)、SVOC(主+謂+賓+賓補)。二要學生掌握復合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并掌握必要的連詞,以保證句式結構正確、邏輯通順和語言流暢。三要讓學生掌握一些特殊句式,使寫出的句子活潑生動。如:倒裝句、虛擬語氣、省略句;強調句It is/was+被強調部分+that+其他;It作形式主語句型It is+adj+for sb to do…;據報道/說…It is/was reported/said/…that…等。
學生只要熟練掌握以上句式并能靈活運用,寫作文時哪怕只運用三四個不同的句式,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給作文增添幾分彩氣。
2. “授之以漁”,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與技能
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學生寫作成績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寫好單句的技能。而語言表達的準確程度是評判學生寫作能力高低的關鍵指標,也是評定學生寫作得分多少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在進行簡單句訓練時,教師要力求學生寫出語法正確、拼寫無誤、生動細膩、結構嚴謹、邏輯通順、層次分明、語言規范、能有效并準確地表達思想的好的英文句,從而提高書面表達的質量。
3. 重實踐,堅持一句多譯,提升句子品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充分體現了實踐的重要性。積累了知識和技能后,學生就有“米”下鍋了,如何把“生米”做成“佳肴”,這需要學生在大量的實踐中習得、感悟、比較及揣摩。在寫作時千萬不要陷入寫出的句子越長、越復雜文章就越好的誤區。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時使用復雜的句子文章會顯得氣勢磅礴,然而有時使用省略句或成語、習語,文章則顯得簡潔生動,妙趣橫生。多樣性表達方式的練習,有助于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變得聰慧。總之,只要鍥而不舍,堅持長期實踐,學生在寫作時就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切忌操之過急,寧肯多費一把火,不要急著去掀鍋,否則欲速則不達,下筆力不從心。
毋庸置疑,“寫”是一種基礎知識的輸出,是集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寫作技巧于一身的綜合體現。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需要學生扎實的基礎、正確的寫作方法和大量的寫作實踐。只要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從這幾點出發,下筆時就能心領神會、水到渠成,寫出精彩、優美的句子,使文章言之有物、形神合一、不同凡響、引人注目。我相信,只要師生共同努力,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學生的書面表達定會出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王澤美.高中英語書面表達練習的策略
之見解[J].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