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培養新時代競爭型的人才,需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貫徹實施素質教育原則,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把握新時期教育潮流,不斷錘煉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探索、尋求、貫徹素質教育觀念以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
關鍵詞:英語教學;素質教育;人才
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時代,這一特征要求在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原則,以培養既“?!庇帧安钡木邆鋺獙Ω偁幩刭|的復合型人才。英語教學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素質教育得以實施的重要手段。但傳統的英語教學觀念和方法都顯得過于老化,不適應時代的需求。因而要想在新世紀的英語教學中貫徹實施素質教育原則,培養新時代競爭型的人才,就需要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墨守成規,不遵循過去的舊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那么如何貫徹素質教育原則,培養新一代跨世紀“能力型”青年呢?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本人認為在英語教學中要貫徹以下幾方面素質教育原則,以適應英語教學和教改的需要。
一、培養主體性意識原則
傳統的教學觀念雖然也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但由于過于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所以無形中削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素質教育的主體性意識,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自主性、自覺性、創造性,尤其要尊重學生作為一個學習行為實施者的獨立人格。這是素質教育開展的前提,也是素質教育原則下對待學生的最基本的態度。要真正去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就要切實尊重學生的人格價值和獨特的品質。這不僅包括學生的優點和長處,更包括他的缺點和短處。素質教育的教學觀念認為:在新的教學形式下,必須首先正視教學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教師要拋棄所謂的“師道尊嚴”,放棄師者的架子,去適應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后自我角色的轉變。素質教育要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廣泛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思考,親自實踐,以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學生潛能得到不斷開發,促進其主體性進一步發展?;谝陨险J識,我在實際教學中力求做到三點。
?。?)加強直觀性。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實物、圖片等直觀手段教學,激發興趣,使學生好學、樂學。通過影音、圖片、影像等給學生提供培養創造力的條件,營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學習的良好課堂環境,培養、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素質。
?。?)強化交際性。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開放,國際交往越來越頻繁。而在國際交往中,英語扮演著重要的交際角色,交際中對學生聽、說、讀、寫要求越來越高。在高考中對這種能力考察比重必然會越來越大。這種趨勢要求英語教師必須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因此要求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先單純聽力練習,后綜合聽說訓練,內容要新舊結合,訓練方式要新穎多彩。同時注意口語訓練,注重交際英語教學和訓練,避免啞巴英語,比如在課堂中進行分角色朗讀、模擬角色訓練、假想訓練。
二、實施開發性原則
?。?)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保證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學校和教師應該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教科書不應該也越來越不可能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了。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去組織、去開發、去利用,教師應當學會主動地創造性地利用一切課程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
?。?)教師知識資源的開發。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英語教師觀念陳舊,業務素質偏低,對教材挖得不透,往往以一種整齊劃一的設定目標來約束著原本個性鮮明的學生。比如,教師嚴格按照英語教材、教參規定的內容授課,過分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與掌握,對學生現實而新穎的問題或想法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壓制打擊”,使學生想說的話不能或不敢表達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課堂紀律、秩序的良好,強調學生對知識的被動接受性、封閉性。這種過程,其實教師反而是被動的,當然,也壓抑了學生英語學習的好奇心與自主性,封閉不交流造成學生心胸狹窄,不愿與同伴共同克服困難。也就是說,教師的勞動沒有把學生當成有思想、感情、個性和主動性、獨立性、發展性的人,教師自己也成了一臺沒有情感的機器了。在這樣的課堂里,教師只能在課上“滿堂灌”“滿堂問”,課下搞“題海戰”“車輪戰”。
三、貫徹開放性原則
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接受教育、進行學習的場所單一,主要是課堂教學。知識和信息的來源主要是教師及教材,教育空間封閉,信息傳輸渠道單一。與此相反,素質教育由于倡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內容拓寬了,教育空間也寬廣了,教育渠道也異彩紛呈了??傊刭|教育下教育活動不再局限于校內、課內和教材內,而是更具有開放性。它要求真正建立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的多方面、立體化、網絡化的教育形式。拓寬原有的教育途徑,建立學科課程、信息課程、校本課程和各種活動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走向21世紀的中學英語教育為適應現代化的需要,更傾向于開放性。我們應該以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際性活動舉行為契機,打開門窗,面向國際社會學英語,放開眼光,面向大眾,要求人人都學好交際英語,用好交際英語。這樣,英語既要為大眾所掌握,又要為大眾所利用。21世紀的高中英語教育不應該把學生長期困囿于課堂,要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把學習英語知識與了解時代、社會相結合,讓學生了解生活、熟悉社會。要讓他們去觀察分析外界事物,培養他們透過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貫徹素質教育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才能適應教改、新時代的新要求,才能培養出新一代“能力型”“競爭型”青年,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ㄚ菔忻鞯聦嶒瀸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