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是要認真做好課堂教學設計,面向全體學生。沒有認真做好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若偏離了學生的實際水平,一些后進生就會直喊“老師講得太快了,聽不懂”。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教學講究過程,追求過程的質量。一章節學習完了應該安排復習課,梳理知識,構成知識框架,形成系統,復習基礎,鞏固提高。單元測試可以及時反饋信息,查缺補漏,反思教學,指導后階段的教學。可是上學期為了趕進度,就沒有進行一單元一單元的復習,也沒及時進行測試,最后學生學了后面的忘記了前面的。
一、做好課堂教學設計
不論你經驗有多豐富,都必須在課前備課好。因為你面對的學生變了,你學生的知識水平不一樣了,你學生的學習方式變了,學生的學習習性變了,老師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針對具體學生的創造性勞動,常教常新。上課之前一定要備好課,做好課堂教學設計,當你站在講臺上面對全體學生時,你才能胸有成竹。因此,課堂設計、課堂教學都必須面對這大多數的后進生。“老師講得太快了,老師講的聽不懂”,這常常是一節課下來,學生的反映。這就要求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做到寧易勿難,寧慢勿快,寧精勿濫,課堂教學要淺顯易懂,著實夯實雙基。
二、重視復習課的教學
復習課有章節復習、期中復習、期末復習。另外,還要注意期中和期末的復習,特別是期末復習時間稍微長一些,用一周到一周半的時間,數學學科的復習時間可能還更長一些。復習課很容易陷入單調枯燥的狀況,所以一定要備好課。復習課的設計要靈活多樣,不可簡單重復。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課堂氣氛活躍又有實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查自糾,主動復習。老師要綜合自身的能力,選好題,講好題,讓學生做好題。每一課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內容,每節課都穩步進行,有計劃有目的,不“腳踩西瓜皮”隨心所欲。
三、進行情感交流
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那么學生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喜愛你所教的數學學科上了,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還要重視另一個方面:教師通過數學史上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演變及其作用,了解數學家們是如何發現數學原理的及他們的治學態度等。比如:筆者給學生講“數學之王──高斯”“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代數學之父──韋達”“數學之神──阿基米德”等數學家的故事,不僅使學生對數學有了極大的興趣,同時從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之以悟,導之以行”的作用。
四、批改作業方法
批改作業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教師應具有的一項基本功。教師通過作業這個“窗口”,既能看到自己設計與布置作業的數量和質量如何,又能看到學生完成作業情況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和不足,從而做到胸中有數、及時指導和完善教學。應加強這一環節的工作,提高這一環節的質量。特別是在“題海戰術”泛濫和教學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批改與講評作業應有更高的藝術,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思考的深刻性,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誘發學生探索的創造性.使其從教師批改中獲得樂趣,進而更加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增強學習效果。
五、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教材,或者說以教材為基點而展開。教師要忠實于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特別是教材中有些內容對掌握某一部分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些內容就是教材的關鍵。作為教材的關鍵,它在攻克難點、突出重點過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掌握好教材的關鍵,與其相關內容的教學就可以迎刃而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上如何利用教學資源體現了一個教師能否把“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理念轉化為實踐的能力,也關系到課堂教學的實效與成敗。有效地利用課本資源,首先教師要有這方面的意識,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創設機會讓學生閱讀課本,并適時適當地作旁注,這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學習。依據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編寫體例、切入視角、呈現方式、內容選擇及圖像系統。
教師只有鉆研課程標準、教材、學生,找準三者的連接點,才能做到“用教材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融入自己的智慧,對教材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貼近學生實際的課程,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學生才能把教材信息建構為自己的認知體系。教師要從具體教學情況和現有教學資源出發,運用教材。在現實教學中,即使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的教學設計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實現。因為課堂中的學生是一個動態的主體,有些具體教學情況教師往往估計不到。那么,教師就要把握住課堂,活用教材,靈活處理突發事件。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創新,挑戰教材、教師。如果每一節課學生都能對所學的知識多問幾個為什么,就會不斷有新思想涌現,逐漸樹立創新意識。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顏宗堂.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J].甘
肅聯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