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天線縫進衣服中
為了使通訊設備變得更加方便可靠,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了新方法,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和金屬線將無線電天線直接縫入衣料中,新天線系統能接收到無線電信號的范圍是傳統天線的4倍。科學家們表示,下一代通訊系統可能要靠縫紉機來完成。
對很多步兵來說,活動性和進行通訊常常不可兼得,弄得他們手足無措。他們使用的天線可能很大,也不太方便添加到他們已有的沉重負載上。“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改進通訊的可靠性,同時讓士兵更方便活動。”該研究的領導者、俄亥俄州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陳植琪表示,“不過,警察、消防戰士、航天員等人也可以使用這項技術,以便騰出手來進行其他重要活動。”
以前就有科學家提出將通訊設備內嵌于衣服中。最新系統汲取了以前研究的精髓,并采用一種新方法將所有設備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而且科學家們也在整個系統中添加了一塊獨特的計算機控制設備,讓多個天線能在一塊布料上協同工作。
該大學電子科學實驗室主任約翰·弗拉卡斯表示:“我們不會看到手機上的天線,因為天線已成為手機零件的一部分內置于其中了,現在,我們希望能在衣服上做到這一點。”
這項技術也適合大眾使用。而且,老人、殘障人士也可以穿戴這種衣服,在緊急時同外界聯絡。(劉霞)
舉手投足可生電
只要你處于運動當中,無論是散步還是慢跑,電流都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道,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日前就設計出了一種能夠將人體運動轉化為電力的發電裝置UFRABLiJ7DSBc6pp+jq60g==。有了這種發電裝置后,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因電池耗盡而自動關機的情況或將從此絕跡。
負責該項研究的湯姆·克魯彭金和·阿什利·泰勒介紹,人體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豐富的能量寶庫。一個人走一步就能產生6瓦到8瓦的電能,而如果是短跑沖刺的話,產生的能量則大約相當于1千瓦的電力。此外,人體的體溫、呼吸、心跳、脈搏甚至血液流動都能夠被轉化為電能。只要將其中一小部分高效利用,就足以滿足諸如手機、平板電腦、MP3這些便攜電子設備的用電需求。
該裝置由成千上萬個微小液滴和一種新型的納米襯底組成,當人體運動等機械能使液滴形狀發生改變后,在這種特制的納米襯底表面就能形成一定的電流。據研究人員稱,如果將該裝置嵌入鞋中,就能把行走時候產生的機械能轉化為20瓦的電力,這已足夠為移動電子設備供電。不同于傳統電池,這種能源捕獲裝置完全不需要充電,只要你運動它就能產生新的能源。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小組還建議給這種發電鞋子配備無線傳輸和充電裝置,以便讓該發電裝置的使用更為靈活。(王小龍)
美首次獲得
瀕危物種的干細胞
美國科學家使用動物的皮膚細胞,通過誘導多能性技術,首次獲得了瀕危物種的干細胞。他們表示,最新研究有望讓物種免于滅絕,也可用于人類的疾病治療。
盡管一次只制造出了幾個干細胞,但這已足夠。現在,他們正試圖誘導干細胞分化成卵子或精子細胞。一旦成功,就能從死亡很長時間的動物的皮膚細胞誘導出多能干細胞,促使其分化成精子細胞,隨后讓其和活體動物的卵子細胞結合,在試管中受精。這樣,這種動物不僅會重獲已失去的遺傳多樣性,而且會變得更健康、更強壯、體形更大。這一過程,或許比現在的克隆技術更可靠。
最新研究也有助于保護瀕危物種。圣地亞哥動物園保護研究所的奧利弗·瑞德瑞德表示:“保護瀕危物種的最佳方式是保存物種和其棲息地,但這也并非永遠有效。干細胞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新辦法。”科學家們希望繼續從其他物種獲取干細胞來擴展其研究。 (劉霞)
宇宙或以“大崩塌”終結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宇宙學家馬克斯·特格馬克(Max Tegmark)提出了一種新的宇宙終結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最終將會以“大崩塌”的方式結束,而該終結模式似乎在邏輯上難以避免。馬克斯·特格馬克通過對宇宙快速膨脹的機制進行研究后發現,膨脹的速率始終保持著一個較為穩定的數值,而如果宇宙膨脹效應中結合了量子力學的解釋,宇宙中的信息就會發生另一種變化。宇宙信息的變化,使得在宇宙終結方式開始之時,就像一個開始運行且失去記憶功能的計算機。
如果“大崩塌”發生的時候,而你還在鏡子的面前,你將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鏡子中的你發生了什么情況,最直接的感受可能就是環境溫度變得冰冷,而由原子組成的物體,包括身體在瞬間被拉長,與跌入黑洞中的情景類似。緊接著,該宇宙終結模式也意味著在大爆炸之后所產生的各種宇宙常數被逐漸丟失。這幾乎使得宇宙學家對大崩塌理論中所推演的宇宙終結方式感到有些超出意料范圍。
因此,對于宇宙學家馬克斯·特格馬克而言,這并不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末日理論,他認為這個解釋有助于今后的研究工作,是一個有用的焦點理論,特別是其中涉及的量子引力論,其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衍生出在宇宙學家眼中令其垂涎的理論。據馬克斯·特格馬克介紹:“在過去,雖然這項研究所得出的宇宙終結方式面臨艱巨的挑戰,但是該理論也被證明是非常有用的,這就是我對大崩塌理論的看法。”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拉斐爾與安德烈亞斯·阿爾布雷希認為,宇宙以“大崩塌”進行結束可能并不正確,僅是一種假說。而馬克斯·特格馬克希望一個完整的量子引力論,足以描述普朗克尺度空間上最小的空間信息以及相關的行為特征,這可能會避免“大崩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