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的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今天,研究性學習以其獨特的作用正在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實際教學中。我校正在實施的《研究性學習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實踐》課題,圍繞研究性學習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一些研究與實踐。
一、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選擇
(1)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發現探究問題的興趣。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認識到初中學生還沒有很穩定的心理定向,需要教師適當鼓勵和引導。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中要激發學生接觸自然、社會,對自己身邊現象進行積極觀察和思考,通過簡單的實踐,體驗自己進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喜悅,獲得解決問題的體驗。在活動中,既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又要致力于培養學生長期的學習興趣,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確立研究課題,組織辯論組成員,然后選擇調查方式、調查內容、分析得出結論,形成辯論思路。由于學生的興趣、經驗、所處環境不同,學生選擇的切入口、研究方法、研究手段、表達成果也有所不同。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認識到學生所研究的課題或項目必須符合初中學生的實際,做到“小切口、多角度、易操作”。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種符合學生實際和自我發展的開放式學習環境。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可以主動探究、獨立操作、自由表達,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實踐來鍛煉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初一年級開展“性格對學習的影響”的課題研究,要求學生組成研究小組,提出該課題的理論、實踐依據,明確成員分工,開展研究活動(調查方法可采用觀察法、問卷法、測試法等),交流研究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踐活動,廣泛地吸收別人的觀點,不自以為是,并利用自己身邊可資利用的豐富素材,予以充分注意和發掘。
?。?)要注意各科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分析、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認識到研究性學習不是為了單純地獲取某一科知識,而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所以,在內容的選擇上,必須充分考慮學科之間的聯系。如在初三年級開展“認識溧陽、展望溧陽”課題研究,學生可在溧陽市歷代名人的調查研究、溧陽市交通狀況的調查研究、溧陽市資源開發的調查研究、溧陽市環境保護的調查研究、溧陽市鄉鎮企業的調查研究、溧陽市農業發展的調查研究等方面任選一些角度較小、反映某個問題、學生能勝任的子課題進行研究。而在這些問題的研究中,學生需要綜合應用其他各科知識,分析和處理相關信息,從而鍛煉學生的鑒別、分析、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流程
(1)明確研究任務,使研究要求具體化。由教師提出明確而具體的任務(包括用多長時間、完成那些工作、注意那些事項、如何展示成果等),教師只有通過介紹范例式方法讓學生明白應如何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務,研究性學習所開展的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確定小組成員,明確小組分工。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覺得小組規模以4人為宜,每個學生都會分到一個促使小組有效活動的角色:總結人(負責綜述小組的主要結論或答案),聯絡員(負責為小組取來所需材料并負責與教師及其他小組進行聯絡),檢查者(負責保證小組成員都能清楚地說出所得出的結論或答案),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的決議并編寫小組報告)。
?。?)選擇研究論題,開展研究活動。教師可以向全班提出一個寬泛的論題或可供選擇的一組議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選擇,選出自己感興趣的議題。然后小組成員根據所選議題選擇不同的組織方式,搜集相關信息、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尋找應用研究問題的途徑,通過小組合作、溝通、交往等多種方式展開研究活動,最后得出相關結論。
?。?)準備總結報告,交流研究成果。在這個階段,小組成員將自己的研究收獲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匯報,通過討論歸納、澄清和綜合所得出的觀點,形成研究成果,然后向全班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通過各小組的匯報交流,以達到共享的目的。
?。?)評價研究過程,反饋研究得失。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認識到只有使學生始終處于教師和學生同伴的評價之中,才能使研究性學習真正做到全員參與,面向每一個學生。在學生探究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經常的談話,以及對研究過程的觀察等機會對學生作出客觀的評價,使各小組成員處于一種“榮辱與共”的情景之中。同時,教師要將學生研究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估后再反饋給學生,讓學生明白研究得失,以便指導下一次研究活動。
三、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標準
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認識到研究性學習應該要有正常的教學、交流、研究部門(課題組或教研組),正常的教學課時數,正常的評價與考核標準。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要從一個講授者轉變成為學習情景的創設者、課程資源的提供者、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學習行為的監控者。為此,我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規劃制訂了師生評價方案,以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
通過建立評價標準,來指導我們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得到根本改變,為學生獲得進一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發現者、研究者,教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我們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吸取已有的經驗教訓,才能使我們的研究性學習越來越符合學生的實際,符合新課程形勢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溧陽市燕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