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心理學家指出:決定兒童能否在學校成功地進行學習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兒童學習積極性方面,這包括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在內;另一方面是兒童的學習能力方面,即順利學習所必需的技能技巧。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對任何事物好奇、好動喜歡模仿和富于想象是孩子們的共性, 這些特點決定了孩子們在課堂上能夠專心聽講和認真思考的時間僅僅為二十分鐘左右,那么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如何能緊緊抓住學生的記憶最佳期進行教學,是減輕學生負擔和提高課堂效率的根本條件。
遵循《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抓住兒童好奇心強、對任何事物都有強烈的新鮮感,易產生興趣,表現欲強烈等的心理特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并使之在語文實踐中得以發展。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作為素質教育環境下的語文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努力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如何能夠使有效的課堂教學在四十分鐘的課堂上得以最大限度、最完美地體現,除了需要教師擁有很強的教學基本功以外,還需要我們能夠有效地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們共同完成。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熟練掌握和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一項教學基本功,使它能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素質教育水平的提高,已經越來越多地走進小學語文課堂,它具有高效、生動、具體形象等特點,使課堂教學能更加生動形象。
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呢?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力求探究知識和技能、帶有強烈愉悅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作為小學生,他們的注意形態取決于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學生比較容易受新奇的事物刺激而興奮。蘇霍姆林斯基說:“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贊嘆、驚奇的奇異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認真研究和捕捉學生的興趣取向,并且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教師必須在課堂伊始,就選擇最佳教學切入點,從激發學生心理傾向出發,以角度的巧妙、切入的新異,呈現出新穎不俗的教學設計。如教學《威尼斯小艇》一課時,教師課前在網絡上搜集關于威尼斯風光的圖片,制成帶有音樂背景的PPT,在導入新課時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會感受到多彩的異域風情,會自然地走進對文本的閱讀探究之中。再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給學生播放與課文相關的抗日戰爭電影資料,讓學生感受激烈的戰斗場面,震撼人心的槍炮聲。當學生們看到壯士們一個接一個縱身跳下懸崖的時候,學生心中的感情自然得到了升華,多媒體的運用給予學生的情感教育勝過教師空洞的千言萬語。
二、運用多媒體,促進理解,充分感知課文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著由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過程,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把教師講不透,學生看不見、摸不著、聽不懂的內容變成直觀形象多媒體信息,讓學生充分感知,從而使教學內容簡單化、形象化,學生容易理解,有效地縮短教學時間。而且多媒體呈現的絢麗的色彩,唯美的畫面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有意、有序地觀察事物。如教學《曹沖》,學生年齡較小,無法理解稱象的過程,如果只是教師單純描述,恐怕學生很難掌握課文的重點。如果教師能夠用多媒體演示的辦法將稱象這一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看,學生一定會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還有,針對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也可以采用多媒體的辦法直接把詞語的含義演示給學生看。五年級下冊《草原》一課有個詞語:“一碧千里”,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去理解,他們會很籠統地說出“很綠,綠油油”等一些詞語,理解程度不夠深,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草原的片段,再配上美妙的音樂,那一望無際的綠色,那成群結隊的羊群,給學生帶來視覺震撼,讓他們更好地理解“一碧千里”不僅說的是綠的程度,還有綠的范圍。
三、運用多媒體,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創新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主要在于引導學生求得知識,也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所以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千萬不能以自己為中心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應該在師生的互動中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探究書本中的知識。多媒體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很好的自我獲知的平臺:閱讀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促成學生與文本的心靈交流,喚起學生鮮明的內心現象。作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能為學生打開想象的窗子,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如寫《二十年后回家鄉》,教師搜集二十年前社會、生活的相關資料,制成PPT,再把現代社會、生活的資料制成PPT,鮮活的畫面配上美妙的音樂,對比中學生會感受到二十年變化之大,進而對二十年以后的生活產生無限想象。這樣不僅發散了學生的思維,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創新能力。
21世紀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網絡化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作為新形勢下的教師更應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積極探索現代信息技術革新教育,努力學習關于教學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與利用。要讓學生不僅學到一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學生能自己去探索知識、發現知識,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媒體教學更好地推動了教育的現代化,促進了教學改革。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熟練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獨立自主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莊河市徐嶺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