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通過信息的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英語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的研究與實踐,優化了英語課堂教學,優化了課堂結構,有利于實現師生和諧發展的雙贏目標。
一、從教師入手,實現師生互動
教師要立足于每一節課,在平時的備課、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不斷摸索,思考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樹立新課程理念,促進角色的轉變,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如:每個單元整合為聽說課( Listening and Speaking )、閱讀課(Reading)、語法課(Grammar )、寫作課(Writing)為主的四大課型,教師要通過說課、上課、評課,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行課后反思,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同時,可學習并借鑒有關英語教學課堂互動模式的研究,確定師生互動的基本模式結構為:教師啟動——學生自學——課堂活動——教師評定——課后任務。
二、從學生入手,實現師生互動
(1)研究學生。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深入了解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學習現狀,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通過課內外與學生聊天、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2)幫助學生。通過開展講座,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通過課前、課后輔導,幫助學生排除學習英語的障礙,了解他們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并及時引導他們正確運用各種學習策略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改變單純過度依賴教師的習慣,促進他們學習方式的轉變。
(3)激勵學生。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和內容,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采用鼓勵機制,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
(4)給學生創造機會。
①課內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創設較為真實的情境,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激情的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積極互動起來。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分析、判斷、推理等多種思維能力。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與創新精神,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②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如,組織“英語技能大賽”,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大舞臺。舉行英語知識競賽,開展“英語口語課”“英語角”等活動,給學生創造更多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在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課題研究和實施過程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了許多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環節,可實際操作起來并非那么容易,主要是學生不知如何用英語表達。提高說的能力,養成開口說英語的習慣是課堂教學互動的基礎。教師必須創造機會鼓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積極嘗試“以說促動,以外補內”的方法。如,每周三下午開展“英語角”活動,給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的場所和機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另外,為提高教師自身的口語水平,教師也要積極參加“英語角”活動,并在教研活動和平時探討教學問題時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的聽說能力都有明顯提高,能使用交際策略,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
(唐河縣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