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動力不足、方法不當,沒有做到有效閱讀。下面我將從“閱讀前、閱讀中和課外閱讀”三方面談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技能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以便提高閱讀課教學的有效性。
一、閱讀前——精心導課,激發閱讀興趣
激發閱讀動機,培養閱讀興趣是搞好閱讀教學的關鍵,尤其是將學生引入到課文情節中來。所以在接觸一篇文章前,先運用啟發、討論等手段引入本課話題,讓學生適當了解話題內容,為學生閱讀作準備。我在閱讀教學導入時經常采用如下方式:背景介紹導入、生詞教學導入、標題圖片導入。
(1)背景介紹導入。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做一些相關的背景介紹,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還能使閱讀教學具有新鮮感和啟發性。
(2)生詞教學導入。教師在閱讀前可先引出課文中所出現的關鍵生詞,即那些對學生閱讀理解構成重大障礙而又難以從上下文中得到詞義的生詞。閱讀前一般沒有必要呈現全部的生詞,有些生詞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語境來判斷猜測。
(3)標題圖片導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標題、插圖去積極思考,讓學生養成圖文結合起來閱讀的習慣。無論學生的猜測正確與否,最終都會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
二、閱讀中——側重策略,培養閱讀技能
我在充分利用課堂閱讀教學時,進行了以下嘗試:
(1)整體粗讀,領略大意。在學生開始閱讀時可適當講解與本課有關的背景知識,引導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插圖和有關問題進行討論并預測文章內容,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略讀、找讀、跳讀等閱讀技巧。
(2)分段細讀,注意細節。這一步驟主要引導學生逐步仔細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情節和細節,讓學生獲取有關課文的基本事實。然后就課文內容情節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分析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間的聯系或中心思想。訓練的方式,可以有根據所讀內容選擇判斷對錯、連線、排序、補全信息等方式。
(3)閱讀后的拓展。鼓勵學生用簡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對文章的見解和領會,以及圍繞課文開展各種形式的口筆頭交際活動,如復述課文、問題討論、角色扮演、仿寫與課文相關的話題等。
三、課外閱讀——課堂閱讀的延伸,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課外閱讀與課堂閱讀緊密聯系,力爭做到結合訓練。每周閱讀我爭取做到定時、定量、定檢查。要求學生每天必讀一篇,每篇文章讀五分鐘左右。閱讀材料的選擇體裁多樣、內容新穎,集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于一體,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檢查中,引導學生重視閱讀速度和對段落中心的理解,采取布置任務——讀后必答、選擇、判斷、填充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必須經過長期的、大量的、廣泛的閱讀才能逐步積累知識和經驗,從而達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作為英語教師,我還要繼續思考、探究、實踐,爭取更好地推進教學,提高學生有效閱讀的水平。
(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王蘭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