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主要任務是進行審美教育,而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美術教學中要注重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本文主要從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討美術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美術教學;審美教育;重要性
美術教學的關鍵部分在于審美教育,審美教育也即我們常說的美育,是以美的對象、美的存在形式為內容的教育,是培養學生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的教育。因此,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嵐清同志在1997年說過:美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主要是因為美育不僅是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也是美化自身、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徑。美育有其自身獨特的教育功能和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比擬的。這指出了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把審美教育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從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討美術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途徑。
一、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的作用
(1)審美教育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藝術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認識世界,更重要的是培養人們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人們高尚的情操,進而熱愛美、熱愛生活。而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則會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是我們缺乏發現美的眼睛。發現美的眼睛也即是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它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通過后天的教育慢慢提升。要提高審美能力,就要接受美的教育與熏陶。學生的求知欲比較強,在美術教學中對他們進行美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2)審美教育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能提高學生辨別美丑、善惡、真假的能力,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學生良好的品德。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由于缺乏辨別能力,不易分辨出美丑,從而走上歧途。通過審美教育能提高學生辨別美丑的能力,自覺地接受美的事物,擯棄丑的、惡的事物。
二、美術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途徑
(1)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人是審美的動物,最重要的是能夠發現美、欣賞美,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這也是最基本的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需要教師的引導,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身邊的美,形成對美的感受力、直覺力,也就是對事物的不同特征比如色彩、形狀、張力、光線、質感、肌理等進行整體上的把握。但是生活中的美需要發現美的眼睛,如果學生不懂得發現美、欣賞美,也就不可能進行審美創造。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加強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教師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作品,對其進行欣賞與分析,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線條在素描中除了用來勾勒輪廓,還是表現出作品形體與質感的因素,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優秀作品能加深學生對線條這一造型因素的理解與感受。每個人對色彩的感受是不同的,其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一般人只能分清簡單的色彩,但是經過專業訓練的人能感受出不同色彩之間的關系。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通過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可以引導學生掌握這一造型因素,進而提高學生欣賞美的能力。
(2)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感悟美的能力。學生具備了基本的欣賞美的能力后,緊接著重要的步驟就是將學生的欣賞力提高到學生的感悟力。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感悟美的能力,其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能力。梁啟超曾說過: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藝術。審美情感是審美主體對感知對象的積極態度與體驗,使學生從欣賞美發展到愉悅的態度與體驗。比如欣賞油畫作品《父親》時,在了解中國農民純樸善良的性格,了解了作品本身的語言技巧及油畫本身的特性,甚至了解了藝術家羅中立的生活時代及創作時的精神狀態的基礎上,可以讓審美主體克服一看到此畫就厭惡的感覺,并被作品表現出的巨大的感染力所震懾。這時,也就自然地流露出對作品的審美情感了,使審美客體成為審美者個人的心靈感悟,從而加深審美者的感悟力。
(3)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美術教學不是以培養學生欣賞美、感悟美的能力為最終目的,其最高目標是培養學生想象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形成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用所學的技能去改造生活中的實踐。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主要責任是引導學生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分析,從生活中發現美,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并引導學生將豐富的想象力轉化為創造美的能力。教育家豐子愷說:想象是繪畫上極其重要的事情,有形的東西,可用想象使它變形;無形的東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具有審美自由的心態,從而產生思維的火花;其次教師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求異、質疑、想象、創造,讓學生認識到創造美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在豐富的想象基礎上迸發出瞬間的靈感;最后還要讓學生認識到審美是對現實的超越,對生活中的真實進行增刪,賦予其美的力量。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自始至終要貫穿以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為主要內容的審美教育,克服過去以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審美性、創造性的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丹.淺析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遼寧行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