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不強,上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不會久。所以低年級的課堂教育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要有趣味性,要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闡明了“愉快教育”的優越性。他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因此只有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才能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全神貫注,積極參與,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下面,就自己幾年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談一點看法。
一、營造快樂的課堂學習氣氛
低年級的孩子,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里,他們很愛聽大人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把書上的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編成一個個故事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整節課都沉浸在快樂的海洋里,在快樂中學知識,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學10以內加減法的時候,先從孩子們最熟悉的孫悟空的故事講起,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然后從故事中引出問題“樹上有三只猴子,樹下有兩只,一共有幾只”,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積極性很高。兒童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內心世界變得活潑、開朗,從而有效地改善他們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形象直觀,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組織教學。尤其利用多媒體的優點,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更有利于教學。低年級很多數學知識都適宜制成多媒體課件。比如,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時,樹上有5只猴子,然后走了3只,還剩幾只?用課件表現出走的過程,讓學生一目了然,清楚地明白走了的要去掉,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形象的故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采用多媒體教學,能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這種直觀教學,增大了課堂容量。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動手操作,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小學數學課堂呈現出多邊、互動、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場面。
三、在游戲中學習
低年級的學生,愛說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游戲活動,既有助于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展,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我經常在教學中采用做游戲這一教學手段,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習方向的時候,我讓同桌兩人一起做游戲: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反反正正、石頭剪刀布,通過游戲孩子們加深了對方向的認識。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教師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并受到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合作交流共同學習
兒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和小伙伴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從互相交流中學習知識,體會共同學習的樂趣。因此在數學課堂中開展合作交流,從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中得到啟發,從而對問題的理解更豐富和全面。比如,在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然后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后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鐘表”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鐘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后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并學會了怎樣和別人合作,培養了合作意識。
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孩子們感到數學并不是枯燥的數字,而是有趣的知識。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教師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ㄕ椿h泊頭鎮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