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新課程改革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發展和改革的需要,它為我們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成千上萬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之中。作為基礎年級的班主任,我也帶著汗水和笑容與我們的新課程改革一起同行。
一、“自我擔當”從開學第一課起步
初為人母后我再次當上了班主任,從第一天起我就想:一定不能做重復的自己,要自我解放,提高管理效率。我校歷來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所以我們的自主管理就從開學第一課開始。在我的鼓勵下,同學們把班里的各項事務的管理權都搶到了自己手里。如,兩操的出勤記錄,班費的管理,宿舍、教室的衛生和紀律的監督,班報和板報的組織和設計等,各項工作都責任到人,分工明確。有了責任,就有了約束和力量,也有了榮譽感與使命感,同學們都積極踴躍,自覺地為班級作貢獻。
二、自主班會是學生精神動力的加油站
每個學生都是有思想、有頭腦,充滿激情的個體,他們的可塑性很強,你給他多大的舞臺,他就能展現出多大的才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所以我總愿意讓學生在各種舞臺上擔任主角。
每周的班會,都是學生自己的舞臺,從導演到演員,從幕后到幕前,學生自己設計,自己主持,自己表演。主題的選取都是貼近學習、生活或體現節日情感的。如關于感恩父母、孝敬師長的,關于培養愛國情感的和樹立遠大理想抱負的,也有心理健康、培養抗挫折能力的……除此以外,班里的重大事項如新年聯歡和運動會等大家都會組織專門的班會討論并制訂相應的實施方案。到期末召開總結班會,評選出本學期的“班級最佳小教師”“班級學習最刻苦的人”“對班集體最熱心的人”等。正是由于同學們的獨特設計與構想,使我們的班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班級凝聚力顯著增強,學生的各種能力明顯提高。
三、自主講課是高效“五種課堂”的延伸
在課堂改革上,我校貫徹實施了“五種課堂”。“五種課堂”的核心就是學生的動,是多樣的動,是鮮活的動,學生作為主體進行討論、思考、動筆、操作、表演。我把“五種課堂”進一步延伸,每天早晨和晚上的課前15分鐘都把時間給學生,鍛煉學生自己講課,大家輪流上講臺,內容自定,方法自定,形式自定。一開始,膽小的或者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同學都比較緊張,但是,當他們站在臺上忘記該怎樣做而不知所措時,聽到的不是奚落與諷刺,而是真心的掌聲與鼓勵。就這樣,一段時間之后,我班的互助和諧之風盛行,學習氣氛日益濃厚。最后我們就能做到只要時間一到,班里就有人在講課。由于自主講課進行的好,我們班還獲得了“杜郎口班級”的美名。
四、互助小組使學生的優勢得以擴展,合作精神得以發揚
自主講課帶動了全班學習氣氛的增強和同學們自主能力的提升,互助小組使學生的優勢得以挖掘和擴展。小組合作中,同學們揚長補短,增強了自信,也增強了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和責任感。例如,語文教師講《建國六十年》這一市級公開課時,同學們分組協作,一組一個主題。每組多個分工,住校同學主要看書搜集資料,走讀生主要負責上網搜查整理資料,每組還有一到兩名同學負責資料的整理、歸類,一名同學負責資料的展示。所有人都在高效率地運轉。正是由于同學們的出色表現,這堂課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
憶往昔崢嶸歲月,我們豪情滿懷,望未來光輝前景,我們任重而道遠。所有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積極的探索和實踐,所有的探索和實踐都需要我們的精心謀劃和不斷地改進。我們相信,在新課改的征途上,只要我們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學習新理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科學實踐,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遷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