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像其他任何教育學科內容一樣,具有自身的規定性,這些規定性區別于其他學科而使自己有了特殊性。學校德育的特殊性研究,是廓清學校德育本質與功能、途徑與方法的必然選擇。學校德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學校德育自身內容的特定性,德育對象的特殊性,德育方法的科學性與實踐性。
一、學校德育的特殊性
學校德育最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是學校教育的方向與旗幟。學校德育在學校教育內容“五育”中處于首要位置。學校德育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專門性學科,它有自身的科學體系。
二、青少年道德成長的特殊性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關鍵變化期之一,也是道德成長的關鍵期,這一關鍵期是由于青少年自身發展的特殊性決定的,其一表現為青少年身體發展的特殊性,其二表現為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殊性。青少年這一特殊重要的階段,被人們稱作“關鍵的幾步”“早晨的太陽”,是青少年身心發展與道德成長的奠基時期,機遇與風險并存。
三、德育生活化是青少年道德成長的科學途徑
道德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生活德育化。所謂生活德育化,就是人們的行為方式是合乎道德的行為方式。反過來說,把人類的生活方式轉化為合乎道德的生活方式,就是德育生活化的最終目標。
德育作為培養下一代的教育活動方式,它是社會教育的內容之一,產生于人類生產生活中。學校德育是人生德育的一個階段或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
學校德育雖然也是一種以學習為內容的活動方式,但它卻是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與現實的生活方式仍有一段距離。學校德育課程內容是生活內容在德育方面的概括和總結,理論化的東西多。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生活之樹常青,理論往往會灰白無色。所以,能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能解決學生生活與成長中的問題的德育,才是真正有用的德育。德育生活化是青少年道德成長的科學途徑。
四、學校德育生活化實踐
學校德育生活化實踐應當至少包括學校德育制度的優化,教師隊伍的專業化配置,德育課程與課堂實踐的生活化,其他學科的德育以及德育活動的經?;?br/> 1. 學校制度的優化
學校德育生活化實踐是學校一直進行著的教育活動,學校德育制度的制定與優化是一個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的完善過程,它也是實踐——總結——再實踐——再完善的過程。
我校在學校規章制度建設方面進行了不斷實踐探索、修訂提高與完善,目前已制定了較為完善的適合學校管理的規章制度三大類38種(見《安川學校規章制度匯編》)。這些制度中,“黨支部書記工作職責”“團支部書記工作職責”“少先大隊輔導員工作職責”“班主任工作職責”“政治學習制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生常規要求”“安全教育細則”等規章制度的大多數內容都涉及教師與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這些內容在實踐中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與優化,為青少年德育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2. 教師隊伍的專業化
以前,我校的德育課程的任課教師和其他農村學校一樣都是學校領導和老教師擔任,其教學內容不是變成純形勢教育就是變成語文、數學、外語的自由練習,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視程度與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德育生活化研究”課題開題以來,學校十分重視德育課程的專業化配置,讓接受過德育專業的教師從事學校德育課程的教育,改變了以前德育課程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并且,學校加大了思想品德課程任課老師的教研交流與培訓力度,使德育課程任課教師既有了用武之地,又得到專業化成長,還為學校的德育生活化發展提供了人員與技術保障。
3. 德育課程的生活化
新德育課程在關注學生體驗,重視學生在課程中的知識生成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在德育課程的課堂實踐中,以知識性的講解為主的課堂德育教學方式在農村學校還比較普遍地存在著,這就形成了課程的生活化與課堂的概念化、知識化運作的現實矛盾,直接影響著德育課程精神的落實。
學校教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適合學生成長的方式的教育為主,就要改變課堂空洞,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說教方式,而加大學生主體之間的交流互動,合作解決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把學生的生活實踐與課程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自身生活、交往中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達到自己負責自主成長的目的。教師改變自己的主人角色而成為引領者、組織者、解惑者。
德育課程的生活化就是德育課程在課堂學習中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引領學生、組織學生,聯系學生成長,合理地解決實際問題,讓德育真正成為優化學生成長的促生劑。
4. 其他學科的德育滲透
德育生活化本來的意義就包含生活的德育內容。培養品德高尚的學生不只是德育課程的任務,學校其他課程也有德育的責任。語文中的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愛國主義的具體表現。物理中的環境污染問題的成因分析與防范意識也是關系祖國人民未來命運的問題,注意環境保護也是德育應有的內容。我們要求每位教師在教學中,把德育作為一個目標來設計與落實。澆灌一小塊草地灑幾桶水就夠了,澆一大片林木,不普降甘霖怎能奏效?德育的成效至少要在其他學科的共同參與下獲得。
5. 德育活動的經常化與滲透
除了課堂的德育生活化活動,校園內外的德育生活也很重要。植樹節前夕的種樹環?;顒?;清明節前夕的祭奠英雄先烈的掃墓活動,回家祭祖感恩活動;建黨建軍節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覽瞻仰活動;母親節前的感恩座談或作文競賽活動;革命領袖與重大革命實踐的周年紀念活動等都能對未成年學生的思想優化起到促進作用。我們提倡并合理安排且有計劃地搞這些活動,都很好地教育了學生。
總之,由于學校德育的特殊性與青少年成長階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學校的德育一定要按照德育生活化的科學方式來進行,這樣才能使青少年的成長既合乎他們的成長規律,又不失國家、社會對他們的規范要求,也才能造就一代代真正合乎德育目標的新人。
(通渭縣平襄鎮安川學校“德育生活化研究”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