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課,由于其自身的特點,運動性損傷時有發生,疲勞性骨膜炎又是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的常見運動損傷,在很大程度上給體育教學帶來不良影響,同時,也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有些學生為了避免運動損傷,減少運動量甚者根本就不參加運動。正確處理體育課中的疲勞性骨膜炎,盡可能減少體育課中疲勞性骨膜炎的發生,或使疲勞性骨膜炎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保證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是每一位體育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是作者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體育課;疲勞性骨膜炎;成因;對策
一、疲勞性骨膜炎產生的原因
(1)練習方法和運動量不當,尤其是過于集中地用足尖進行跨步跑、后蹬跑、高抬腿或跳躍練習等,使小腿屈肌群過度疲勞。
(2)在體育課中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跑跳的技術動作不正確,在動作中缺乏應有的放松,腳掌落地時不會緩沖,使下肢受到較大的反作用力。
(3)場地過硬跑、跳落地時小腿所受的反作用力太強,增加了局部負荷。
(4)準備活動不充分,氣溫過低,使肌肉沒有充分活動開或較僵硬等。
二、癥狀——起病緩慢,征象逐漸加重
(1)疼痛:開始多在練習后小腿疼痛,較重時在運動中,甚至不運動時也痛。
(2)腫脹:急性期多有局部腫脹,以小腿下段較明顯。
(3)壓痛:在脛骨內側面、內后緣或腓骨下端較明顯,壓痛可在一段骨面上存在,也可上下散開,輕重不一。
(4)結節及腫塊:在皮下骨面上有小結節或腫塊。
三、處理
(1)早期或癥狀輕者,局部可用彈性繃帶包扎,適當減小局部負荷,繼續從事訓練,隨著負荷能力的提高,經2~3周后癥狀消失。
(2)癥狀嚴重的隊員,除減少局部負荷外,還要外敷新傷藥或用溫水浸浴,配合按摩。也有人用紫外線照射患處,以加速異位性骨化。疼痛劇烈的隊員在休息時要抬高患肢。
四、預防
練習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拔苗助長。防止突然連續加大訓練量,避免長時間過分集中的跑、跳、后蹬、支撐等練習。要及時糾正錯誤動作,訓練前做好準備活動,課后及時放松。
體育課的練習計劃要因人而異,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及時糾正錯的技術動作,及時發現運動損傷及時處理,避免損傷加重。
參考文獻:
[1]武漢醫學院.病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