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是個創新的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是不僅要有熟練的技能還要有技術創新能力,職業學校肩負培養一線技術工人的重任,理應更新教育指導思想,改變辦學觀念,在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上多下工夫,以培養出適應新社會要求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創新;中職教育;措施
江蘇省職教創新大賽已舉辦三屆了,其中不乏優秀的創新作品。筆者有幸參加兩次創新大賽,受益匪淺。但據了解參賽的學校雖為數不少,可學校真正地把創新教育當做常規教育,把創新教學納入常規教學體系中去的并不多,學校的創新工作一般都是以創新興趣小組為單位。而事實上,大賽的宗旨是全員參與,培養職校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職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職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核心就在于創新。國家的強盛、民族的振興,都離不開創新。創新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在未來世界中的綜合實力與競爭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更新,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對工人的要求標準也發生了改變——不僅要具有熟練的技能還須具備良好的技術創新能力。道理很簡單,科學以人為本,再怎么先進的技術與設備,最終還是要靠第一線的產業工人去操作,并且能在操作過程中進一步地完善。作為為社會培養一線技術工人的職業學校,如果不端正教育指導思想,不改變陳舊的辦學觀念,仍然沿襲傳統的教育模式,最終只能培養出一些最低層次的操作工,這不符合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我認為職業中學要走出目前的辦學困境,樹立良好的口碑,除了在專業技能上要有所突破外,還須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狠下工夫。
一、影響中職學生創新意識形成的因素
雖然中職學生文化基礎都比較薄弱,但不能否認他們的創新潛能。然而現行教育體制和教育模式中,并沒有激發這種創新潛能的有效舉措,教師的創新意識不足,學生創新思維更加缺乏。造成這種局面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教育教學觀念落后
雖然教學手段與現代教育設備不斷更新,但很多老師的教學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重理論輕實踐,采用灌輸式的教學,使得本來就視學習為畏途的學生更加厭惡學習。對他們而言,學習已無任何樂趣,這同時也就壓制了他們創新潛能的發揮。
2. 學生的主動意識不夠
中職學生大部分是初中學習中的失敗者,由于屢屢的失利,大多數學生失去了信心,自卑感強。在初中階段養成的一些不良學習習慣根深蒂固。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久而久之使得他們在學習中缺乏創造性。
3. 對創新存在誤解
在一次課堂教學中筆者曾跟學生談創新,學生都一臉惘然,甚至哈哈大笑。很多學生都認為創新是科學家、工程師做的事,與自己毫無關系,不相信自己有潛在的創新能力。通過介紹一些中學生甚至小學生的創新實例,他們才重視起來。其實創新是多層次的,任何人在生產生活中為提高產品性能對工藝流程、生產設備、操作技能進行技術改進,都屬于創新。可以說創新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
4. 教師缺乏創新意識
“名師出高徒”,教師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素質的高低。缺乏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教師是不可能進行創造性教學的,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事實上,當前中職學校教師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是比較缺乏的。很多教師缺乏社會實踐經歷,理論和實踐脫節,不了解先進工藝與生產設備,思維狹隘。事實上創新不是無中生有、閉門造車,其靈感來自生活生產。
二、培養中職學生創新意識的措施
從目前中職學校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現狀來看,中職學生缺乏創新意識的根源在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這要求我們在教師素質和教學內容上下工夫。
1. 培養創新型教師
創新型教師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學生的主導力量,其素質結構應由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技能構成。創新意識是源泉,創造性思維是動力,創新技能是手段。創新型教師不斷地運用自己的技能和智慧,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學生提供發揮創造力的環境,師生共同參加創新活動。我認為,創新型教師的基本條件是除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扎實的專業素養外,還應具有廣博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完善自我。
2. 改革教學方式
在許多中職學校中,教學方式急待革新。必須真正建立起完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他們意識到,接受職業教育不能滿足于掌握了一些專業技能,而是要在此基礎上去探索新方法、新程序,創造新產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激發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這有利于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 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鼓勵創造性活動
目前,中職學生的文化素質都不太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盡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之外,還必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要用豐富的實踐經驗來彌補知識功底的貧乏,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中職學校一定要成立專門的學生實習領導班子,派有豐富教學及實習指導經驗的教師負責,充分利用各種假期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定期走訪學生實習單位,反饋實習效果,填寫實習報告,總結實習經驗,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促使他們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創新意識,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適應社會的需求。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職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才能應對社會的挑戰。中職學校不僅要進一步提高教師素養,加快課堂教學改革,還應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創造性活動,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這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其創新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楊樹兵.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J].江蘇教育研究,1999(5).
[2]吳貽春,劉花元.論創造型人才的培養[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2).
(金湖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