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把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學科教育和教學之中。那么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實施情感教育呢?本人從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
教師從情感態度上著眼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組織,使教學內容在向學生呈現的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其情感方面的積極作用。有目的、有意識地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把教材中傳遞出的情感和學生激活的情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英語的同時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促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
二、用平等的師生關系溝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提高學習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之間必須建立一種和諧的情感型師生關系。教師的愛心不僅體現在優秀學生身上,更要傾注在“學困生”身上,應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收獲。
三、用細微的身教體現情感教育
老師健康熱情、開朗的形象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感染性,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師,把本職工作當做苦差事,學生不可能與你身心交融,不可能以主動進取的心態去投入學習中。每當我步入教室,心中油然升起一種責任感和神圣感,總是熱情飽滿的,從而不知不覺地感染每一個學生,鼓舞著每一個學生。
四、表揚和鼓勵學生,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教師上課時應充滿激情,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中給予學生肯定、贊揚和鼓勵,學生在得到鼓勵后,會激起對老師的更真誠的信賴和尊敬,產生上進的信心和決心。有時候老師一句鼓勵的話,一聲由衷的贊許,甚至一個默許的眼神,對學生都至關重要。
五、優化課堂教學教法,激發學生的情感興趣
進行情景教學,充分運用直觀教學手段,英語老師應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如實物、圖片、錄像、幻燈、模型、簡筆畫等,為學生創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將枯燥的、抽象的內容,寓于一個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以增加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興趣。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運用情感教育,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從“知識型”“智能型”向“全面型”“個性發展型”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初中英語情感教育的嘗試應該說是拋磚引玉,希望情感教育能得到更多人的重視,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而真正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遷西縣羅屯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