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師表二十載,也當了多年的班主任,送走了一屆又一屆莘莘學子,碰到過不少缺乏自尊心的學生。由于他們長期的自我放縱,加之教師的輕視、漠不關心甚至冷嘲熱諷,他們愈加自暴自棄,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差生”。面對這部分學生,無論你怎樣批評,他往往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把你的批評教育當做耳邊風,許多時候根本不會當做一回事,左耳進右耳出,依然我行我素。若是學生發展到這一步了,教師要轉化他們,往往十分困難。所以我們在教育方式上要講究方法和策略,既要他樂意接受批評,又還要為他保護所謂的“面子”。只有如此,才有助于他們及時改正錯誤,更加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逢年過節尤其是每年的教師節前后,總會收到不少洋溢著問候和祝福的來信。這大都是正在讀高中或已上大學的學生寫來的。眼下,我的辦公桌前又擺放著一封信,寄信人地址寫著“廣東佛山××有限公司”的字樣。我有些納悶:沒有什么親戚在那兒做事呀!撕開封口,展平信紙,幾行字躍入眼簾:
“尊敬的徐老師:可能您已經忘記我了,但我記得您。您就是那個重新給了我自尊的人。是您的行為和言語讓我走到了今天……”
接下來的敘述把我帶回了五年前的一段故事:2006年秋季開學,我擔任了初三(2)的語文教學任務。班上有位男孩從跨入初中門檻后就十分貪玩,成績自然“慘不忍睹”。老師開始還對他心懷希望,后來便死了心。但為了照顧他的自尊心,以免一二十分的成績讓他面子掃地,于是判他的試卷時便盡量放松尺度,有時甚至根本不看,匆匆批上個60分就完了。這位學生也知道是這么回事,每次發了試卷也只是匆匆一瞥,就隨手扔到別處。就這樣持續到初二結束。初三分班時,他的成績是全班倒數第一。開學時班主任就找這位男孩談話,希望他不要“破罐子破摔”,要重新振作,爭取進步。但收效甚微,稍稍認真了幾天又依然故我。開學后初三第一次語文測驗,在判這位學生的試卷時,有人告訴我以前老師的做法,我只好效仿地給他打了60分。發試卷時,我注意到這位男孩隨手把試卷扔進抽屜。我心里猛地一沉,連忙走過來,要回試卷,取出紅筆重新為他批閱。結果這位學生只得了二十幾分。最后我說:“你是學生我是老師,批改你的試卷是我的職責。你答對幾道題我就只能給你相應的分數,只有這個分數才真正屬于你自己。”
這以后,我一直這樣判他的試卷。現在想起來,這位男孩盡管之后學習努力多了,但分數最高時也只有五十多分。一晃已經過去了五年,我幾乎淡忘了這位男孩,更想不到他至今還記著我。他在信中還說:他自初中畢業后到一所職校讀了兩年,然后到廣東佛山打工。現在公司里是個中層管理者,收入還不錯。結尾又是一大堆感激的話語。
讀罷信,我不禁深有感觸:沒想到老師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一個舉動,竟使一個處境窘迫的人重新樹立了自信,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績。面對一個陷入困境的孩子,憐憫似的施舍只會使他的自尊心蒙上灰塵,這并不是真正的幫助。老師應該做的,是幫他拂去心靈的塵埃,讓他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和尊嚴。育人真是一門藝術啊!
(新干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