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明退役,一時嘩然。作為一個籃球運動員,他肩上承載的一切不止是一個職業球員所承載的。從他登陸NBA的時候開始,就注定了這是一段不普通的旅程。
名人面對面
主 持 人:許戈輝
特約嘉賓:姚明
鄰家男孩的成長
1980年9月12日傍晚,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走廊上,一群醫生和護士在竊竊私語。當晚7點多,婦產科病房里的一位孕婦艱難地產下一個重得出奇的男嬰,負責接生的醫生和護士對此早有準備。男嬰的父母都是退役籃球運動員,這對全中國個頭最高的夫婦在一年前結婚。
姚家夫婦給兒子起的名字是姚明,小姚明呱呱墮地的時候,他未來的路就已經注定,誰都看得出來將來他將和父母一樣成為籃球運動員。即便姚明的身高具有巨大優勢,但姚明的父母那時還不曾想到,他們的兒子會成為中國新一代運動員的領軍人物,更想不到他還能震驚遙遠的美洲大陸。
中國的運動員培養體制借鑒了前蘇聯的做法,有運動天賦的孩子被送入體校,接受專業體育訓練,姚明的父母也都是體校培養出來的運動員。父母又繼續培養姚明,上海籃球界對于姚明的培養雖然沒有一個特別的稱謂,但是現在將其叫做“姚明行動”也是無可厚非。
時勢造英雄
數年后,年僅13歲的姚明身高已超過2米,他離開自己的家,住進上海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宿舍,他的職業球員生涯從此開始。接下來的八年里,姚明與父母很少見面,關心兒子的姚媽媽只能在他放假回家時,為他做一頓可口的大餐,或是在主場比賽結束后守候在更衣室門口,為兒子遞上食品和衣物。
而這個未來的超級球星的成長也經常帶上了一些小說演義的趣味。姚明13歲的時候就已經長到了2米,但由于父母工資有限,體校的伙食也跟不上,很難保證姚明的營養。此事被時任國家體委二司(主管籃排兩大球)司長的籃壇名宿楊伯鏞得知后,他撥給了姚明所在的上海徐匯體校1萬元專款。給一名非專業的小運動員撥款萬元,在此之前的新中國體育史上還從未有過。
時代出英雄,時勢選擇了姚明。當時正值體改風起云涌,12大城市爭相開展全國籃球職業聯賽。1996年,上海東方籃球俱樂部正式成立,16歲的姚明如魚得水,籃球水平在比賽中得到很大提高,同時也開始展現出他過人的運動天賦。
走上NBA之路
而正是在1996年,一群Nike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第一次看到這個身高2.18米的少年,在驚奇之余他們不但決定為姚明提供運動裝備,還邀請他前往巴黎參加1997年Nike青年籃球訓練營,姚明的母親承認那次巴黎之行“讓姚明增加了不少信心”。
第二年夏天,姚明又前往美國參加了Nike籃球訓練營,當他回到上海時,已經相信自己有在NBA打球的實力。那年9月,姚明在自己家中設宴慶祝18歲生日,來賓中包括NBA教練和球探各一名,以及Nike公司中國市場部的所有高管。
到了2002年,21歲的姚明已經身高2.26米,他幫助上海男籃奪得聯賽冠軍,前往NBA打球的時機已經成熟。身邊也有了自己的顧問團,那就是以章明基為首的“姚之隊”。在“姚之隊”的幫助下,姚明完成了選秀前的一系列手續,成為當仁不讓的頭號新秀。
悉尼奧運會上,姚明在與由加內特、卡特和佩頓等NBA球星組成的美國男籃比賽后,看著不遠處被中外記者團團圍住的巴特爾和王治郅,這位20歲的上海小伙子讓新華社記者用英文告訴身邊唯一的美聯社記者:“我知道自己值多少錢了!”
兩年后的釜山,10月12日晚,姚明特意細數了合同金額后面有多少個零后,簽上了自己的名字。13日中午,這份合同又被新華社記者送到郵局,飄洋過海寄往身在美國的章明基,鋪開了姚明的NBA之路。直到退役,他一直效力于休斯敦火箭這支讓他成為萬眾矚目的NBA狀元秀的球隊。
努力打破障礙
十八歲第一次進國家隊的時候,他就曾和記者聊天,詢問如果打NBA應該做哪些必要的準備?并開始認真自學英語。被選為“狀元”后,一天訓練完坐在場邊和記者閑聊,他突然很認真地問:“What day is it today(今天星期幾)和What’s the date today(今天幾號)有什么區別?”姚明在NBA的翻譯潘科林說:“姚明進入NBA第一年還主要靠我來回答記者提問,第二年就基本上可以直接對答了。”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姚明甩掉翻譯,獨自和一幫老外侃侃而談,輕松打破語言和文化的障礙。
對美國的最大出口
在很多人眼里,“姚明是中國對美國最大的單筆出口。”姚明登陸NBA之后,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更多的美國人認識并喜歡上了中國人。
在NBA,單論戰績,姚明所效力的休斯敦火箭九個賽季,不是止步常規賽,便是折戟季后賽首輪。因為姚明,在NBA頂多算是中游偏上的火箭隊突然增加了來自中國的幾億觀眾和他們投出的七位、八位數的選票,瞬間躍居聯盟人氣榜前列。這個東方來的“巨人”,讓喜歡獵奇的美國人張口結舌、眼界大開的同時,也令國人頗感自豪。NBA因姚明而打開市場,世界因姚明而贏得中國。
姚明的NBA
NBA官方數據顯示,在12歲到65歲的中國人當中有96%知道NBA。NBA中國已經成為聯盟最值錢的海外資產,是一個投資超過2.5億美元的龐大部門。而NBA之所以能在中國迅速擴張,姚明無疑起到了連接中國和美國的超級“跨海橋”的作用,NBA正是借助了姚明,才在中國培養起了數百萬的狂熱球迷。也是靠著姚明的影響力,NBA的超級明星盡享中國商機,比如,杜蘭特、科比、詹姆斯、韋德都將在今夏來中國做商業活動。很難想象,如果不是因為姚明,NBA在中國的發展會這樣紅火。
如今姚明退役的消息一經傳出,就有很多人開始忙不迭地計算,姚明在過去9年里究竟賺了多少錢,是10億、20億,抑或更多?實際上不管這個數字是多少,與整個因為他而急劇膨脹的NBA商業蛋糕相比,都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塊邊邊角角而已。如今在NBA的舞臺中,許多來自中國的體育品牌已經為廣大受眾和消費者所熟知。奧尼爾、加內特、基德等眾多NBA球員都是中國體育品牌的使用者,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姚明在NBA的成功,中國的體育品牌會如此迅速并如此成功地完成市場的占領和滲透嗎?如果沒有姚明的成功,NBA同樣不可能在國際化戰略上贏得今天這樣的局面。
難以逾越的中國長城
9年前,姚明以狀元秀的身份登上NBA舞臺上時,人們肯定沒有想到他竟然會卷掀起 “巨瀾”,然而,9年過去,姚明憑借其勤奮、睿智、幽默與善心,不僅征服了全世界球迷,也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橋梁,人們追捧和喜愛他,是因為他的價值和作用早已超越了籃球運動的范疇。美聯社專家布萊恩·馬哈尼在撰文評價姚明時說,“作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形象代表,姚明不同于任何一位中國體育偶像。他的影響力在其退役多年后也無人能超越。”這一評價應該是中肯的,因為,姚明就像標桿,職業生涯出色,日常作派完美,而同一時代里,大概很難產生兩位同樣的人。
雖然,姚明不曾幫助中國國家男籃取得過比奧運會八強更高的名次,但姚明對于體育、對于NBA、對于中國籃壇的貢獻,不論怎樣高度評價,都很難做到全面和完整。他的影響,絕不僅僅是用獎牌或冠軍戒指來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