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來襲,難免會偷偷帶走人體內的水分,從而造成干咳、咽喉疼痛、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等不適,我們該怎么預防這諸多煩惱呢?該如何行氣活血,為身體打好地基?本期,孫博士將與我們分享潤秋五招,還推薦一些簡易的涼潤之品讓我們可以有效預防燥邪。
行氣活血五大招
按摩脊柱
脊柱是養生學家極為關注的區域,其兩側經絡與五臟六腑的關系極為密切。經常按摩脊柱,可激發經絡的疏通,氣血運行,血脈流暢,滋養全身器官而健身。
摩擦前胸
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體整個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來的免疫活性物質,能監視及消滅體內變異細胞,還有強大的抗癌作用,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上至頸部下至心窩部)100至200次,就會激活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活絡腳底
腳底有成千上萬個末梢神經,與人體各部臟器有密切聯系,亦有第2心臟之稱,經常彎彎腳趾、經常散步、踩鵝卵石、溫水泡腳等等,都有促進腳部血液流暢,把遠端血推向心臟和全身,調節陰陽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壽之功效。
按貼肚臍
肚臍為神闕穴,中醫常用藥物貼敷肚,治療心絞痛、消化不良等病。經常按摩肚臍有預防和治療中風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壽延年。
激發笑氣
腋窩是血管、淋巴、神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奧秘之處,在于受刺激后會使人大笑,促進血液循環,并使各器官養分和氧氣的充分交換,使大腦、心臟以及肺都受益匪淺。
秋季潤肺滋補湯
杏劍豬肺湯
用料:南杏仁12克,劍花干品30克(鮮劍花250克),蜜棗2枚,鮮豬肺500克。
制作:
1. 先將鮮豬肺、南杏仁(用溫YVcbXQHFhwQxrnLxUBZMBQ==水稍浸,去外皮)、劍花洗凈。
2.將南杏、劍花、蜜棗、豬肺,一同放進瓦煲內,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1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潤肺治咳,清補雙備。
銀雪耳蜜柑湯
用料:銀雪耳20克,鮮蜜柑200克,冰糖100克。
制作:
1. 先將銀雪耳放清水中浸發。鮮蜜柑剝去外皮,取出柑肉,并去除柑橘絡。
2. 先將銀雪耳熬半小時,再放進冰糖、鮮蜜柑燒開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滋潤肌膚。
白蓮百合糖水
用料:取鮮百合60克(干品30克),干湘白蓮肉30克,白砂糖30克。
制作:
1. 先將鮮百合用清水洗凈,并剝開葉瓣。
2. 湘白蓮用清水浸泡并去除外皮及蓮心,洗凈。
3. 然后將鮮百合、湘白蓮肉同放入瓦煲內,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煲約半小時,煲好前5分鐘加進白砂糖即可。
功效:清心潤肺,滋養靜心。
孫博士推薦便捷食療
蓮子小零嘴:
蓮子糕,蓮蓉糕,蓮蓉月餅,鮮奶椰絲蓮子餅。
功效:補腎、健脾、養心、安神、抗衰老。《神農本草經》列蓮子為上品,可以頤養天命。
蜂蜜拌雪梨:
把梨切成小塊和蜂蜜一起攪拌食用,甘甜可口。
功效:秋梨被譽為“百果之宗”,具有潤肺清痰、降火除熱、鎮靜安神、降低血壓、消炎去痛的作用。
蜜制西洋參:
市面上有一種蜜制西洋參的小食品,方便攜帶,香脆可口。
功效:西洋參所含的皂甙有顯著的抗疲勞、抗利尿、抗缺氧能力。可改善人體陰虛少氣、口干舌燥、萎靡乏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