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工業放緩趨勢延續。2011年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0%,比6月回落1.1個百分點。環比看,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9%,折年環比增速由19.3%降至11.4%。工業增速放緩,符合我們之前對工業增長趨勢的判斷,但低于市場和我們預期的14.5%。在外部沖擊的影響下,工業繼續下行的風險加大。7月投資需求繼續回落。制造業投資和鐵路投資均有所放緩。另一方面,由于保障房的集中開工,對投資增長形成一定支撐,避免投資增長出現較大下降。消費增長小幅趨緩。7月零售增長17.2%,低于市場和我們預期的17.5%,環比增長1.26%,相對前期下降。汽車和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增速維持放緩,雖然就業情況依然較好,但考慮海外局勢的動蕩加大居民對未來收入增長的不確定性,預計2011全年零售增速將保持在16.8%左右。
通脹將較快回落
2011年7月,CPI同比上升6.5%,其中食品價格上升14.8%,非食品價格上漲2.9%; CPI環比上漲0.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非食品價格上漲0.1%。7月PPI環比為0,同比上漲7.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月上漲0.1%,比上年同月上漲11%。
7月CPI為6.5%,略高于市場預期的6.3%,符合我們預期的6.5%;7月PPI為7.5%,略高于我們和市場預期的7.3%,總體物價水平上漲情況基本符合預期。同6月情況類似,食品價格反季節上升依然通脹上升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生豬價格在消費淡季持續攀升,這種反季節漲價導致了食品價格的上漲。如果剔除豬肉價格上升的因素,2010年11月以來的CPI基本維持在4.5-5%左右的水平,7月價格與6月持平在5%左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6月底開始,食品環比漲幅實際已經明顯放緩,但由于6月食品價格是在下旬集中上漲的,全月基數整體偏低,因此,7月相對6月的平均環比依然處于高位。非食品價格走勢平穩,7月非食品價格上升0.1個百分點,這表明在經濟減速的情況下,非食品價格繼續上漲的動力較低。從PPI和購進價格指數來看,上游價格開始回落,成本推動的通脹壓力在明顯下降。
我們認為,7月將是本輪通脹的頂點,雖然7月通脹水平再創新高,但未來上漲的動力明顯減弱。首先,經濟增速回落,7月工業增速環比年率只有11.4%,處于較低水平。其次,輸入性通脹逆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這將導致PPI、非食品價格下降。第三,預計食品價格將趨于回落,7月的食品漲幅已明顯放緩,尤其是豬肉價格已出現小幅回落,預期未來將繼續回落。我們預計,8月物價上升的動力將進一步下降,CPI為5.8%左右,四季度CPI將回落至4%左右,全年在5%左右。8月PPI環比將有一定下降,8月PPI同比將上升6.9%左右;三季度PPI保持在6.5%左右。
貨幣政策有望從緊縮轉向穩定
首先,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速可能下滑,歐洲和美國經濟因受困于債務問題,預計增速將較2011上半年明顯回落,這增加了中國外需下降的風險;其次,中國經濟增長回落趨勢持續,7月內需增長有所放緩;第三,通脹壓力將減緩,我們預期其回落趨勢已經確定。如果政策繼續從緊,那么調控效應和外部沖擊的疊加可能造成中國經濟出現較大波動。因此,未來貨幣政策將由從緊轉向穩定,不排除政策有所微調。
預計2011年內將不再加息,目前的利率水平基本合理。一方面,未來通脹水平將下降,負利率的狀況可能在四季度或2012年一季度發生轉變;另一方面,企業的盈利水平和貸款利率基本合適,不需要提高利率來降低投資動力。考慮到海外經濟局勢的不確定性,全球可能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中國的貨幣政策必須受到這一制約因素。
存款準備金政策暫時凍結,未來繼續提高的可能性明顯下降。存款準備金政策短期可能不會推出,一方面,提高準備金將加大悲觀預期,從而導致國內經濟波動;另一方面,海外金融市場動蕩,引發資金從發展中經濟體回流發達國家以應對金融市場動蕩,可能導致中國外匯占款增幅下降,新增基礎貨幣減少,最終使準備金政策暫時凍結。
貨幣增速有所回升。由于中國經濟繼續回落,通脹將較快回落,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困難,保障房建設資金需求缺口較大;與此同時,全球貨幣有加大供給的必要。中國貨幣數量的控制可能略有放松,預計未來貨幣增速將有所回升,全年貨幣(M2)增速可能回升至1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