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第九份500富人榜出爐了。這份民企財富分配表解釋著證明著預示著宏觀經濟政策對微觀實體帶來的傳導結果。
新財富500富人,實際上是一個考察中國社會經濟變遷的樣本,我們不但關注他們創富的五個W(WHEN,WHO,WHAT,WHERE,WHY),也關注他們在時空中能走多遠,比如我們發現在前10名富人中,劉永好劉永行兄弟是財富最穩定者,連續9年沒有跌落,財富保值增值的手段高超;越來越多的富人開始走出國門做生意,更多的富人干脆拿了外國身份。
本屆新財富富人榜的首富梁穩根,靠為中國城市化提供挖掘機,把中國天翻地覆的大建設的每一斗的土石,積累成自己的財富版圖,他的突圍而出,證明了這種建設的進程還將繼續下去;第二名的百度李彥宏,則是為信息時代提供挖掘機。兩人把中國軟硬兩個極端的產業做到極致—前者是中國目前的硬環境,后者是中國目前的軟氛圍。
以前研究創富的手段,當富成為一個現實的時候,它也成為一種負擔。無論是外部環境的截然變化,更是為富者內心的思想歷程和人生境界。在一個基尼系數已經超過0.5的國度,貧富兩極都不平和,富者得不到心靈救贖,就像窮人不會有真正的安樂。
春秋亂世的《論語》說,“不義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若出于貌似盛世中的今人之口,則被人譏之為裝蒜,因為這個“義”字在現今的價值觀念中不再有它的位置,人們不再信仰這個,這個字似乎被轉了基因代之以唯利是圖的邏輯,野蠻生長且生機勃勃,就像有人說它在中國人血液中不再流淌。
我們也關注到很多為富者孜孜以求地為善,試圖用一己之力改變些什么,即使有時候種下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但依然前行,依據的或許不是大仁大義的說辭,只是回歸人性良知、關懷或者惻隱。大眾不信任不是來自為善本身的動機,而是對整個社會公平機制的追問,這是所謂仇富情緒的根源。
公平機制的建立,是消弭貧富隔閡,撫慰人心失衡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