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是庫存周期頂峰
我們前期曾判斷,2011年3月之后開始進入真實需求的檢驗期,而3月的PMI數據顯示,庫存水平確實在上升,這與我們對庫存周期節奏的預測一致。進一步照此邏輯推理,庫存水平極有可能在未來的2-3個月繼續上升,并在二季度出現主動補庫存的頂峰。產出缺口顯示,4月中國的產出缺口極有可能會出現峰值,隨后產出缺口回落,而此時如果庫存水平加速上升,則說明經濟在一個更高的水平上達到均衡,從而使上年10月開始的主動補庫存到達高峰,經濟的加速度漸趨回落。
根據庫存周期的規律,在短周期到達頂峰后,經濟會出現自然回落,這是一種正常的經濟波動,它對市場的意義是一個短期高點的到來。但這個高點是否意味著周期復辟的終結,才是問題的關鍵。與以往的庫存周期不同,本輪庫存周期始終是在約束下進行的,資金緊張一直是本輪主動補庫存周期的最大約束,其背后的原因是通脹的持續高位運行。在資金成本的約束下,主動補庫存和產能擴張的沖動被抑制,本次庫存周期的上沖加速度是相對和緩的。同理可推,既然沒有急速上沖,就不會存在急速回落,雖然理論和邏輯上必定存在庫存周期二季度的環比高點,但在現實中,可能表現得不會那么猛烈。
周期復辟的第三階段
周期復辟行情存在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能利用率的上升,即周期行業步入景氣階段的投資布局,這個階段在2011年3月已經結束;第二階段是從產能利用率到行業利潤好轉,這是周期復辟的實質,目前正處于這一階段,預計將持續到二季度末;第三階段即產能和利潤恢復之后的增量問題,即固定資產投資。周期復辟的邏輯核心已經發生轉換,在主動補庫存階段,我們可以沿著庫存周期的線索投資,包括從汽車到建材,然后演化到鋼鐵、化工,最后是煤炭、有色金屬和金融。但庫存周期到達頂峰后,未來的周期復辟朝著何處去,就取決于超預期的需求在哪里,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市場必定對政府主導的民生投資最為認可,以保障房為代表的此類投資極有可能是下半年最穩定的部分,所以,周期復辟的行情由系統的產業鏈投資向主題投資轉換,周期復辟進入分化的個股及子行業行情階段,其中,化工和煤炭極有可能是延續性較好的周期性行業。
二三季度不確定性
已被充分預期
在周期高點過后,信貸緊縮所壓抑的投資沖動,到底是降低了未來的總需求,還是一旦緊縮放松,被壓抑的需求就會迸發,從而產生新的脈沖?現實的路徑是,放松一定是以通脹的回落為前提,按上述邏輯來推斷,雖然通脹的回落一定是總需求受到了影響的結果,但注定這種被壓抑的回落一旦遇到政策的放松,極有可能產生強勁的釋放,所以,5月庫存周期的頂峰后,7月即在理論上面臨著通脹的回落,在這個階段中,市場可能面臨著較大的壓力,但隨后的反彈pQ8TPVYKcgZapHYUMBS1OA==也應該是強勁的,這就是中周期的邏輯的必然,下半年只是中周期向上過程中的過渡期,經濟增長方面不存在系統性的風險。
所以,判斷市場又回到了對政策何時放松的判斷,進而回到了對通脹的判斷。上半年通脹將始終維持在高位,這已經是市場的一致性預期,這個判斷中還隱含著另一種預期,即中國的高通脹幾年內都很難改變。按照我們對庫存周期節奏的判斷,庫存周期二季度達到高峰之后,三季度通脹極有可能出現小幅回落,通脹的緩和也變成利好,因為期望通脹完全消失并不現實。2011年的二三季度之交,外圍對通脹的影響是最不確定的階段,在歐洲加息之后,二季度后期面臨著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抉擇,非洲的戰爭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增加變數等。
我們很明顯感到一種市場傾向,即在對二三季度將要發生的不確定性有充分預期,且指數又已經在反映這種預期的情況下,這些諸多的不確定性就被善意地忽視了,因此,經濟并不存在中期的系統性風險,即便面臨調整,指數的下跌空間也有限。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這種善意的忽視,因為雖然存在周期高點,但并不需要為此而過分擔心,這畢竟是短周期波動,8月左右可能就會有新的底部,在這個過程中,周期復辟的第三階段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