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已成歷史,在這一年中,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但A股的走勢卻令投資者失望,跌幅居于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之列。在2011年初,我們曾對A股市場的行情和制度建設寄予厚望,但最終市場表現卻與預期相去甚遠?;仡?011年,我們在低迷的行情中可以看到市場的制度建設仍在不斷前行,投資者群體日漸成熟?;仡櫍∈菫榱烁玫目偨Y與反思。
制度建設篇
1、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
深交所在11月28日推出《關于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36個月內累計被交易所公開譴責三次以及成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面值的股票將終止上市。
2、融資融券擴容
12月5日,融資融券的標的證券擴容到285只,并且首次把中小盤股納入。此舉有助于降低中小盤股的估值水平,平抑市場大幅波動。不過,從12月5日融資融券標的“擴容”后的首個交易日情況來看,新標的當日融資余額為4.51億元,融券余額僅為0.24億元,顯示融券做空新標的的投資者還非常稀少。
3、強制分紅政策
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要求上市公司明確分紅政策。11月9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解答四大市場熱點問題時強調,證監會將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紅政策及其決策機制。強制分紅政策立即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開始,在公司招股說明書中細化回報規劃、分紅政策和分紅計劃,作為重大事項加以提示。
4、RQFII推出
中國證監會12月16日下午宣布,證監會、央行、外匯局即將聯合發布“小QFII”(RQFII)試點辦法及配套文件,“小QFII”初期試點的額度約為200億元人民幣。此后,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華安基金、大成基金、匯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等9家基金公司旗下香港子公司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首批拿到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資格,其中華安基金、南方基金等香港子公司已經向香港證監會上報首只產品,最快明年初開始發行。
5、“零容忍”打擊違法交易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首次公開闡述監管理念時鄭重聲明,證監會對內幕交易和證券期貨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臨近年底,中國證監會披露了一系列內幕交易案例,多名從業人士被移交司法機關。
焦點公司篇
1、重慶啤酒乙肝疫苗淪為笑柄
重慶啤酒上市第二年就宣布收購佳辰生物股權,此后13年內間開始打造乙肝疫苗神話,期間股價累計上升37倍,市場各路資金蜂擁而至。12月8日,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試驗結果公布,但試驗顯示疫苗效果與安慰劑無異。重慶啤酒復牌后連續跌停,因重倉持有重慶啤酒,大成基金市值損失慘重。
2、雙匯發展“瘦肉精”事件
3月15日,央視曝光河南孟州等地部分養豬場喂有“瘦肉精”的生豬流入雙匯集團子公司濟源雙匯。雙匯發展在被曝光當日以跌停收盤,隨后宣布停牌。在“瘦肉精”危機中,雙匯集團在河南漯河召開“萬人職工大會”,集團董事長萬隆再次向消費者致歉。直至4月18日晚,雙匯發布公告稱,因“瘦肉精”事件影響,營業收入將受影響。復牌后,雙匯發展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多家基金公司因持有雙匯發展股票遭受階段性市值損失。
3、中恒集團天價合同蹊蹺解約
中恒集團上市不到三年,股價暴漲23倍。今年8月22日,中恒集團突然跌停,公司于當晚宣布從8月23日起停牌。至8月31日,中恒集團公告稱與山東步長解除獨家總代理合約,原先合同中提出的2011年23億元銷售藍圖落空。至9月1日中恒集團復牌,股價繼續跌停,36家重倉機構損失慘重。
中恒集團的天價合同來去頗為蹊蹺,原合同中,中恒集團控股子公司廣西梧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步長醫藥銷售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步長醫藥獲得梧州制藥生產的符合國家藥品質量標準的全部產品的總經銷權,承諾2011年度完成梧州制藥含稅銷售收入23億元,2012年度完成30億元,以后3年每年遞增。但隨后有眾多市場人士質疑,該銷售收入遠遠超出了市場可能的增長幅度。
4、康芝藥業“尼美舒利”事件
今年2月間,有關媒體爆出兒童用藥尼美舒利引發不良反應,國內最大的尼美舒利制劑生產廠家——康芝藥業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股價開始重挫。至5月份,國家藥監局正式下文禁止12歲以下兒童使用尼美舒利,國內部分藥房銷售終端隨后也開始下架尼美舒利顆粒,這對于主要依靠尼美舒利顆粒支撐銷售業績的康芝藥業而言,無疑是災難性打擊??抵ニ帢I2011年全年跌幅巨大,被市場人士稱為“熊冠A股”。
5、紫鑫藥業關聯交易曝光
紫鑫藥業關聯交易的曝光始自今年夏天網絡上流傳出的一份舉報信,指控紫鑫藥業業績造假。此后的調查顯示,紫鑫藥業借助吉林人參產業規劃的政策東風,卻并未加以正面利用,反而以其為幌,大肆注冊空殼公司,隱瞞關聯交易,進行體內自買自賣。被曝光后,紫鑫藥業停牌,并在停牌超過兩個月后承認存在關聯交易,股價在復牌之后連續三日跌停。
市場黑名單
1、勝景山河IPO造假撤銷上市,保代被注銷資格
作為一個地方性的黃酒品牌,勝景山河本來在市面上并不容易見到。但勝景山河自稱2009年銷量超過700萬瓶,銷售額1.59億。勝景山河在被媒體曝光其虛增銷售收入的情況后,又經歷了二次上會的一系列操作,但其二次上會最終被否,上市資格也在4月6日被撤銷。更值得關注的是,保薦勝景山河項目的平安證券的兩名保薦人林輝、周凌云被證監會撤銷保薦人資格,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也一同被罰。
不過,勝景山河并未就此淡出資本市場的視野,在7月2日,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戰略投資機構與勝景山河在岳陽簽約,5家公司共向勝景山河注資1.275億元。創投入股意在產業投資還是存在再次IPO的可能?目前尚無明確答案。
2、綠大地造假上市被罰,董事長獲刑
綠大地于2007年12月上市,但其造假的情形直到3年后才開始暴露在公眾面前。案件資料顯示,上市前綠大地虛增資產7011萬元,虛增收入2.96億元;上市后虛增資產2.88億元,虛增收入2.5億元。綠大地涉嫌欺詐發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偽造國家機關公文、有效證明文件和有關單據、憑證,隱匿、銷毀會計資料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案發后,法院一審判決只對公司判罰款400萬元,原控股股東、董事長何學葵為首的五名責任人緩刑。此結果引發業界關于量刑過輕的討論。
3、中山公用內幕交易案女市長落馬
2007年中山公用借重組的消息連拉16個漲停板,過于搶眼的表現使證監會開始介入調查,隨著案情的進展以及調查的深入,至2011年最終挖掘出中山市的女市長李啟紅及其親屬利用內幕信息買賣股票獲利的案情,李啟紅的仕途戛然而止。據公訴人指控,李啟紅從中山公用原董事長譚慶中處獲得該集團資產重組的內幕信息,并與親屬利用內幕信息購買股票,賬面收益高達1983萬元。2011年10月27日,李啟紅在廣州中院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2000萬元、沒收財產10萬元。
4、李旭利老鼠倉案發被批捕
李旭利先后擔任南方基金和交銀施羅德基金的投資總監,該案之所以受關注,相當程度上也是因為李旭利是基金經理老鼠倉案中,級別最高和獲利最多的一個。證監會給出的信息是,在2009年2月28日到2009年5月20日,在交銀施羅德基金任職的李旭利利用老鼠倉非法獲利超過千萬。
5、汪建中操縱市場判罰過億
汪建中是原北京首放的控股股東,在該案中,汪建中被訴利用公司影響力,采用“先介入,推薦后再賣出”的方法,使用多個賬戶操縱交易55次之多,獲利超過1.25億元。北京中院于2011年8月判處汪建中有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1.25億元。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指出,本案中汪建中的行為屬于新型市場操縱行為,與傳統的連續交易、對倒、洗售交易操縱等表現形式不同,但欺詐市場投資者的本質卻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