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陰晴不定,果然是在九月出現了劇烈變盤,大量資金涌入,多空血腥對決,上演了本周的暴跌行情,包括銅、鋁、鋅、螺紋鋼、白糖、大豆等在內的多個品種集體跳水,這樣迅速暴發的極端行情,無疑給市場帶來了莫大的恐慌!
在歐債危機陰霾不散的背景之下,再加上9月21日美聯儲不痛不癢的“扭曲操作”,顯示已經沒有更多新的花樣拯救當前疲弱的經濟格局,還有國內一直沒有放松的緊縮政策,房地產價格雖然跌價不多,但成交卻逐漸清淡,這些因素交織下,多數人都會不自覺聯想到08年的金融海嘯,認為是二次探底已經來臨,價格還會出現雪崩式下跌。
對于身在其中的投資者,相信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在筆者看來,調整是還會延續的,因為確實宏觀環境沒有什么可以炒做的亮點,但空間而言,應不會再重蹈08年的覆轍。理由如下:
首先歐債危機是一定會去解決的,不論是希臘還是德國,一個是要錢的,一個是給錢的,若脫離了歐元區,對大家都不利,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歐元區內部不統一共識,解決當前問題,那么就非常類似于蘇聯的解體,在經濟和政治地位上將很難再有當前已有地位,同時也喪失了未來在世界格局中的競爭地位,之所以歐債問題一直糾結,筆者看來,無外乎雙方談判無法達成共識而導致問題解決的延遲:一是德國不想被這些債務累累的國家長期拖累下去,如果能一次解決,他希望一次解決,所以他要給這些國家一些教訓,告訴他們下次不能再這樣了,再這樣不僅我不會給你買單,你自己國家的政權也難保,同時歐元區的共同利益也會受到損傷,二是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在與德國討價還價,他們也想盡量多的爭取一些援助,避免國內經濟的惡化……但是各方都清楚,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否則那么多年來積累起來的歐元的信譽會一敗涂地,而他們自身的發展也必將舉步維艱。
其次,9月23日,20國集團(G20)財長發表聲明承諾將盡全力維護金融的穩定性,并表示各央行將隨時待命在必要時向銀行注入流動性,確保銀行業能夠獲得資金應對當前風險。應該說此次危機下,各國的警惕心理有所提高,相關舉措上也會比較及時,市場不太可能再出現08年式的大清洗。
當然在這種仍然悲情的格局下,我們任何抄底的行為都應當謹慎,工業品無邊落木蕭蕭下,畢竟可以說是勢不可擋,在下跌動力沒有消減前,還應持續持有空單,但同時我們也該認識到一點,那就是機會是跌出來,漲升行情也是跌后才出現的,在暴跌過后與政策扶持的支撐之下,我們需要審視的是暴跌還能持續多久,是否會迎來新的投資機遇,截止周五,當前跌幅最大的銅價已跌去08年的一半水平,應該處于分水嶺的階段,未有參與的投資者應保護好自己的子彈,以便在投資機會出現后還能有實力取得新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