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本身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我們要在復雜的環境下追求簡單,在不確定的市場中追求確定。在追求確定性的過程中,我們隨時準備糾正和檢討我們的過失……”
近日,私募排排網專訪了谷投資董事、投資總監顧峰。
通脹源于新一輪經濟強勁增長
記者:對于目前的通脹形勢您怎么看?
顧峰:市場分析認為通脹是有貨幣流動性泛濫,如4萬億投資帶來的后果,我們傾向于認為,目前的通脹和去年下半年,尤其是10、11月來開始的一輪很強勁的經濟增長有關,如果這個判斷成立,通脹的演變更多的取決于未來經濟的發展態勢的判斷,而不是其他的原因。更多來自與經濟的內生的變化。
去年的經濟的強勁增長可以從數據中得到確認。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尤其是春節以后,市場就出現一些不同的聲音,從我們觀察到的各種數據,各種上游材料價格的變化,利率變化的幅度和持續性,我們傾向于認為目前的經濟從之前的強勁增長正趨于放緩。如果是這樣,通脹的壓力,在未來的半年之內整體方向是趨緩的。
具體哪個月會達到高點,我們目前無法判斷。不過不管是從CPI還是GDP的增速來看,年底的數據與年初相比應該都會下降。
記者:對于未來貨幣政策有何預期?
顧峰:從目前來看,貨幣政策緊縮即使沒有到最后,也應該是到了調控的中后期。
一方面經濟已經出現了一些疲軟的跡象,從高層的表態來看,尤其央行副行長易剛表示的表示,目前的利率很合適。
從最近的存款準備金上調來看,這并不是貨幣政策緊縮的延續,是為了對沖前期央票發行,就是前期央票鎖定的錢,現在換一種方式,用提高準備金來鎖定。是一種中性的政策。再從總理前期的講話來看,既要防止通貨膨脹,也要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所以目前來看,通脹還沒有下來,貨幣政策轉向是不太可能的,加大緊縮力度又擔心經濟的過度下滑,目前管理層和市場的觀點都是這樣。
記者:目前的經濟疲軟周期會持續多長時間?
顧峰:如果經濟上升周期持續上漲半年,現在又出現了一些疲軟的跡象,這種現象是否延續,必須持續的跟蹤并得到數據的逐步驗證,目前很難給出判斷。
如果說去年的強勁增長是經濟出現了新一輪經濟周期的啟動,在這個大的前提下,經濟的內生動力更強,也會更加持續,那目前的經濟放緩就可以理解為在嚴厲的信貸調控、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嚴厲的地產限購諸多政策的打壓下,經濟出現收縮,經濟可能在半年之后又會恢復強勁。
經濟去年底開始的強勁反彈是因為產業周期的疊加,企業存貨的增加而形成的,內生動力不是很強,經過多層政策的打壓之后,經濟疲軟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新一輪房價調控機制可能不會出現
記者:銀監會將開展新一輪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是否有新的調控機制出現?
顧峰:目前來看還不至于,因為目前經濟已經出現局部疲軟的跡象,不適宜再出臺一些調控重拳。高層也表態,既要防通脹,也要防經濟大起大落。
目前整體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已經夠嚴厲,一方面限購,一方面嚴厲的信貸政策打壓開發商,只要這些政策能夠得到有效地執行,整體調控目標會實現。
記者:對于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判斷?
顧峰:從長遠來看,房價整體來看是處于一個整體偏高的狀態,應該說局部的泡沫還比較嚴重,這個泡沫最終會不會以房價的大幅度下跌結束,我認為不會。
日本、我國臺灣地區的房地產和資產價格曾經出現過長期巨幅下跌,尤其是日本。我們對此做過很多研究,當時的宏觀經濟背景是,日本的整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往外遷移變得異常迅猛。產業轉移之后,國家經濟實現順差的能力受到削弱,所以資金要么呈現外流的趨勢,要么內流的速度和規模不斷下降。
而從我國的宏觀經濟環境來看,雖然各種成本上升,環保壓力加大,但是制造業仍然是無比的強勁,放眼全球,目前還無法找到這樣的地區能夠承接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制造業。這從全球最大的電子制造企業富士康的戰略可以看到,當深圳的成本不斷上升時,富士康的產業是往內地轉移而不是遷移到國外其或其他地區。
因此,從一個很長的時間來看,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的核心地位是無法取代的,只要制造業持續強大,出口的增長仍是清晰可見的,只是未來相對低位下降,占國內GDP的比重會下降。
產業無法轉移,順差是持續的,資金的流入也是持續的,資產價格是有強力的支撐的。所以房價雖然處于高位,但很難出現像日本一樣,通過長期大幅度的下跌來完成價格的調整。
我們認為房價的調整未來主要會通過CPI的上漲或者其他消費品的上漲來降低相對價格。
A股市場整體向上
記者:基于經濟疲軟,貨幣政策緊縮處于中后期的判斷來看,未來市場的走勢會怎樣?
顧峰:如果說經濟處于疲軟,貨幣政策趨向于放松的判斷成立,大多數情況下,市場一般會上行。從國內市場來看,流動性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是最關鍵的,與盈利對市場的影響相比具有壓倒性優勢。
記者:對于牛市到來的觀點您怎么看?
顧峰:牛市看如何定義,是要看漲多少,還是漲多長時間,所以很難判斷。拋開“牛市”的看法,我認為整體估值應該是上漲的,趨勢性方向應該是向上的。
看好上游資源和下游消費
記者:您認為未來影響A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顧峰:核心在于,我們之前的假設是經濟疲軟是否持續,并形成趨勢,導致貨幣緊縮政策不斷降溫,這需要我們不斷觀察。
從我們了解的數據以及分析和判斷,我們趨向于認為經濟疲軟的趨勢會延續,貨幣緊縮政策也會降溫,因此看好市場。
記者:藍籌股行情會否延續?看好哪些機會?
顧峰:如果說大盤藍籌行情是一個風格特征,我們認為這更是一些行業特征的表現,傳統偏周期類的行業盈利,在去年經濟強勁增長環境下實現了快速推升,市場存量資金進行了大的轉移。
未來的投資機會我們更看好一些行業的投資機會,主要包括三個方向。一是消費,中國經濟轉型在即,未來內需所占比加大;二是制造業,中國制造業長期強勢,裝備制造業,傳統制造業的升級的機會還很大;最后是創新,經濟的轉型必須依靠創新,比如像新浪微博,也包括嫁接在傳統行業的創新,比如說特種鋼的生產加工,創新也可以和消費相結合,如商業連鎖與網絡形成阿里巴巴、京東商城。
具體對應到行業有兩個方向符合標準,一個是上游資源、能源,泛資源、泛能源或者新資源、新能源。下游消費,與新的消費理念和新的消費模式掛鉤的,醫療、醫療服務、物流、現代服務業。大致這兩端看好,明確的,長期的。
簡單投資 尋找確定性
記者:請簡單介紹一些您的投資理念?
顧峰:我們的投資理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方向重于估值,選對方向是成功的前提;二是簡化投資行為,追求確定性,股市本身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我們要在復雜的環境下追求簡單,在不確定的市場中追求確定。我們認為,個股比行業簡單且確定性強;行業比大盤簡單且確定性強;中長期比短期簡單且確定性強。是隨時準備糾錯,在追求確定性的過程中,我們隨時準備糾正和檢討我們的過失。
記者:建立在此投資理念上的投資方法和風格是怎樣的?
顧峰:我們的投資風格是長期價值標準的選股和相對集中的操作,方法上對于一些我們確定的投資機會一般會長期持有和集中持有,之前管理的結構化產品持股一般在5—10只股票,其中持有最長的時間近兩年。
記者:長期持股、集中持股、尋找確定性,都是價值投資的范疇,您是否也是價值投資?
顧峰:我理解的價值投資很廣泛,陽光私募很多都是價值投資,如根據企業基本面選股的組合投資、選擇一些行業龍頭長期持有等。
我們的方法只是價值投資中的一種,我們會根據宏觀環境確定大的投資方向,集中投研力量從行業細分中尋找具有估值優勢,成長性突出的企業,這些企業不一定是大公司,只要所在行業的成長性突出、擁有核心的技術或者商業模式創新,我們會長期關注和重點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