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最大敵人
【英】《經濟學人》7月23日
1991年7月24日,當時的印度財政部長莫曼漢?辛格,給議會提交了一份預算,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印度,也改變了世界。當時,印度的財政窘迫到幾乎捱不過兩個星期了,不得不空運47噸黃金到英格蘭中央銀行作為貸款擔保。在接下來的改革措施中,辛格讓盧比貶值,取消了配額和許可證,向外國資本開放了多個工業領域,簡化了海關的通關規則。20年后的今天,印度的經濟規模增長了4倍,GDP每年增長7%,成就巨大。在人類經濟的編年史上,辛格改革堪與中國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相媲美。
但是,印度現在沒心情去慶祝。雖然印度經濟撐過了金融危機,但目前通脹壓力很大,經濟增速在放慢。當辛格在2004年成為總理之后,他的經濟政策趨于保守,雖然不至于走回頭路,但已經很難談得上進步。在印度政府看來,經濟增長差不多好似必然的:大量年輕的勞動力和印度的勤儉,會確保有豐富的勞動力和資本。這種自滿和不思進取恐怕是印度未來的最大敵人。
新武器競賽
【美】《商業周刊》7月25日
7月14日,美國國防部發布首份《網絡空間行動戰略》,把網絡空間列為與陸、海、空、太空并列的美軍“行動領域”。美國國防部官員說,網絡戰略突出“主動防御”,“保留”以軍事力量回應網絡攻擊的權利。網絡武器不需要彈道導彈那樣的重大基礎設施,一臺計算機、與因特網連接,加上一個天才的程序員就能制造網絡武器。由于網絡武器的成本低,即使貧窮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能承受,所以現在有近170個國家參與了網絡武器的開發和積極的網絡間諜計劃,我們已經進入了新的軍備競賽——網絡軍備競賽。
奧巴馬有大戰略嗎?
【美】《外交事務》7/8月
當美國軍事介入利比亞戰爭時,關于奧巴馬政府是否有外交大戰略的爭論開始變得很激烈。在今年1月的《國家利益》雜志上,享譽全球的國際問題專家約翰?米爾斯海默寫道:美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從冷戰時代繼承了一套過時的大戰略。那么,奧巴馬政府真的沒有大戰略嗎?在“9?11”之后,布什政府發展出一套完整、清晰、一致的大戰略,但你很難說這套被稱為“先發制人”的戰略取得了成功,事實上,它帶來的壞處遠遠大于好處。大戰略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因為判斷一個國家是通過它的行動,而不是言辭。
逃離工作壓力
【德 】《明鏡》7月25日
在雇主眼中,雇員必須盡可能地高效工作,隨時待命,聽候調遣。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承受長時間的壓力,出于企業管理的考慮,企業主現在必須想辦法讓員工放松、減壓。從2008年開始,法國電信陸續有60名員工自殺,許多人在遺書中描寫自己的工作環境充滿了“恐懼和壓力”,這對德國企業界是個警醒。據調查,1994年以來,德國雇員由于心理問題請病假的時間增長了80%,對于企業來說,員工請一天病假平均損失400歐元,對于國民經濟來說每年因此損失63億歐元。企業主們逐漸達成共識:只有員工身心健康,企業才能健康發展。
法國女市長辟謠
【法】《巴黎競賽畫報》7月21日
法國社會黨第一書記、里爾市市長瑪蒂娜?奧布萊將參加201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有意參加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的左翼候選人早被告知,要警惕個人形象抹黑。前不久,有關奧布萊夫人酒精中毒,其丈夫是伊斯蘭教主義者的傳聞四起。《巴黎競賽畫報》刊登了奧布萊夫婦在法國南部小城阿維尼翁的度假照片,并對他們進行了專訪。奧布萊的丈夫讓-路易-布羅申是布列塔尼人,曾擔任律師公會會長,路易自稱是人權捍衛者。此報道展現了奧布萊溫情的家庭生活,使得此前的謠言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