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12億人口不在房地產市場,這部分人已經沒有購買商品房的能力了
自去年12月份開始,中央決定對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內的全國105個重點城市的地價進行監控,高地價需要及時上報。有媒體報道,截至5月5日,各地上報的“交易異?!钡貕K總共已達90宗。近日,“地價監控”政策再次升級,國土資源部已將土地價格監控范圍擴大到縣市一級行政單位。“地價監控”對于遏制房價有無作用,本刊就此采訪了經濟學家徐滇慶教授。
國土部曾組織調研,認為“地價推高房價”說不成立,是這樣嗎?
徐滇慶:地價高了,肯定會影響開發商成本,會推高房價,這是直接的影響。
有人認為,目前的土地供給是政府壟斷模式,只有通過行政手段才能調控地價,是嗎?
徐滇慶:是的。因為現在土地都為國有,只有一個供配方,由國家統一調配地價,是可以做到的。
土地財政已經成為地方的主要財源,在中央政府嚴厲的調控下,地方政府要保證收入不減,會如何應對?
徐滇慶:如果用一些優勢地段來蓋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讓金上的收入當然會減少,他們會不會把窮人趕到交通不便的地段,來蒙蔽政策,就需要有監督。所以說,地方政府上還有很大的運作空間。
目前在房地產問題上產生了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現象,中央調控地價會否受到來自地方政府的阻力?
徐滇慶:當然會。讓土地開發出讓金歸地方所有,會產生激勵機制,你不讓他從出售土地上多賺錢他當然不高興,但是地方政府和企業不同,它畢竟歸中央和上級領導指揮。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在中央出臺調控政策的同時往往會同時產生新的地王,其實調控最不利的是中小開發商嗎?
徐滇慶:央企參與土地拍賣活動,一般的開發商很難競爭。控制地價能夠避免央企和大企業拍出地王,對于穩定地價肯定有好處。對中小企業來說,如果競爭規則明確,而且大量引導投入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中小企業就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如果只做豪宅和大型商務建筑,會把中小企業擠出行業,對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
中央參與調控地價會否使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關系發生改變?
徐滇慶:不會。開發商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這點不需要懷疑。
地價監控政策和先前的“限購”或“一房一價”有何關聯?
徐滇慶:“限購”和“一房一價”是合理的,但不能持續,是火燒眉毛的應急之作;控制地價如果運作得好,可以長期做下去?!耙环恳粌r”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傷害社會道德、鼓勵弄虛作假,甚至促進貪污腐敗。如果土地政策能正確執行,對于理清房地產市場的亂象會有根本性好處。
按照國土部的說法,這項政策是為了防止房價泡沫流向二三線城市,您覺得這些地區是否存在房價暴漲的可能?
徐滇慶:由于一線城市限購,資金會流向二線、三線,但目前來看,一線城市投機活動仍然要比二線、三線城市猖獗,很多人愿意在一線、二線城市炒房,因為三線、四線城市升值的空間不大,到縣城炒房回報率太低。
有預測今年房價總體將下降一到兩成,您對此樂觀嗎?
徐滇慶:說今年房價能夠跌30%,不行的話跌10%也好,這都是老百姓善良的愿望,我很理解,但能不能成為現實,我們還要好好分析。不是說我力挺房價,我也希望降,但要吸取教訓。
現在國家政策和民間預測多而雜,老百姓該如何穩定心態?
徐滇慶:大部分老百姓還是心里有數,跟著外界忽悠亂轉的越來越少了。很多人觀望的原因是兜里沒那么多錢,因為貧富差距太大,13億中國人有12億不在房地產市場,這部分人已經沒有購買商品房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