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危機
2009年,中國老年人口(60歲以上)達到1.67億,約占總人口12.5%。這一數字每年還在以300萬的速度激增。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促使很多年輕人背井離鄉外出打拼,人口迅速老齡化給曾經緊密聯系的親屬們帶來不小負擔。
如今,中國甚至打算著手修改法律,強迫孩子回家照看年邁父母,如果他們不照做,父母就可以把他們告上法庭。公眾對這一提議反應復雜,“孝道是中國傳統美德,提倡是對的,但用法律強迫實施就太悲劇了。”很多人質疑立法不是合理的解決途徑,因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除非覆蓋廣泛的福利制度落實到位,否則,中國子女將是照顧年邁父母的主要力量。上世紀70年代后期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讓很多夫婦只生了一個孩子,中國現有超過1億人沒有兄弟姐妹。這就意味著,1個孩子將負責照顧2個父母甚至是4個父母的父母,這也就是“4—2—1綜合癥”。
素以“孝道”作為傳統美德的中國,年輕人也并不是不愿意贍養父母,調查顯示,62.5%的中國高中生都打算照看父母。但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們外出打工的趨勢給傳統家庭架構帶來很大壓力。
(來源:CNN)
中國電影“禁煙”
近日,中國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一項通知,要求嚴格控制影視作品中與煙草有關的情節和鏡頭,電影和電視劇中不得出現煙草的品牌標識及變相的煙草廣告。廣電總局認為,電影和電視劇中過多的吸煙鏡頭客觀上有誘導吸煙之嫌,容易對社會公眾、特別是未成年人產生不良影響。
廣電總局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抽煙鏡頭規范,電影審查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控制影視作品中的吸煙鏡頭。在此番電影戒煙之際,熒幕以外有超過3億的中國人在抽煙,煙民數量占到13億中國人口的1/4。由60名公共衛生專家和官員組成的研究小組披露的一組報告顯示,由吸煙引起的醫療費用每年達到60億元,龐大的煙民群體已經成為政府的財政負擔。
這其中,流行文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煙草控制協會的調查顯示,90%的電視節目和電影都有抽煙鏡頭。受這些影視明星的影響,有33%的學生表示將來很有可能會嘗試抽煙。
(來源:《華爾街日報》)
“二奶”推動中國奢侈品消費
盡管沒有公布確切的數字,但是200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二奶”消費力占去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的1/3。
據調查,“二奶”已經成為中國男人展現權力和影響力的手段,中國男人包養一個“二奶”每年平均需要付出5萬元人民幣。禮品文化在中國一直很盛行,送禮在商界可以增進信任,這也是中國奢侈品市場獨特的促進因素之一,男人們購買的奢侈品比女人們多得多。但是,奢侈品的另一個重要銷售方式是男人買給“二奶”,其涉及的品牌更加令人炫目。
“二奶”喜歡炫目的奢侈品牌,是因為她們必須向人們展現,她們的男人忠誠于她們。經濟上不能夠自立的“二奶”日子過得很沒有保障,需要向外界展示這樣一個信息:她們有資助者。在中國,禁止官員找“二奶”不僅是出于道德層面的考慮,也是反腐倡廉的考量。養“二奶”的費用一般都是通過不正當渠道獲得的好處,包養“二奶”會催生腐敗。
(來源:《赫芬頓郵報》)